一个人的独角戏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23日08:14 李昌鹏

  周建达《自留地》

  《上海文学》2013年第8期

  这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这个人叫“铁拐李”。在他的想象中,贿选上任的村长和行为不端的返乡富翁正合力谋划如何夺去他的妻子小瓜。在身体残疾、经济困顿、内心虚弱的铁拐李那里,妻子无疑是他的最后一块“自留地”,在这块“自留地”遭到威胁之时,猜疑、狂想把他推向了崩溃的边缘,梦魇中他正在失去妻子,现实中他在月夜手持杀猪刀准备杀人。作家通过铁拐李狂人般的臆想症和闹剧似的故事,描摹出弱势者内心的不安全感,隐含着作家对底层的同情、对时代痛苦的思考和对精神疑难的关注。

  作品的内容可以分成两种成分:一种成分,来自于叙事者客观的描述,那是真实发生过的事实;一种成分,来自铁拐李的判断和臆想实则没有真正发生过。小说中人物虽多,但作家要写的实际是铁拐李的独角戏。铁拐李通过幻想,同时扮演小瓜、馒头宋、老板许多个角色。小说中那些真实发生过的事,不过是为了证实铁拐李“臆想”的某些合理性。铁拐李的臆想,完全可能是另一种现实。在这里,虚与实看起来背道而驰,最终竟然统一起来,并且纠缠在一起,成了一根结实的绳索。

  事实上,小瓜未曾背叛自己的丈夫——她和富翁老板许的关系并非铁拐李想的那样。富翁老板许想要的不是铁拐李的妻子小瓜,而是铁拐李家那块真实的自留地。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铁拐李的臆想,就是另一种现实。当读者为铁拐李的荒诞臆想而捧腹大笑后,突然会意识到,现实其实就是这么残酷,我们应该为弱势者的命运感到悬心。现实的利益关系,将村长馒头宋和老板许的权和钱捆绑在一起,成为利益共同体,铁拐李成了他们算计的对象。因现实利益,小瓜也和铁拐李产生了分歧,夫妻的统一战线被瓦解。在交流出现问题后,铁拐李也就只能臆测,别无选择地唱起了独角戏。从小说的设置来看,这篇小说写成独角戏是必然的,或者说,作家选择形式的时候,选择的是一种和“意味”统一的形式——底层人内心的担忧和不安。

  然而,这篇小说又不仅仅只是为了表现铁拐李们令人担忧的处境及令人同情的状态,它还关注了一个时代价值体系混乱的痛苦和一代人的精神疑难。因身体意外残疾而高考落榜的铁拐李,成了一个生活困顿的落拓者;历来行为不端的人发了财,带着三个老婆回来,成了荣归故里的富翁;卖馒头发家后的人,贿选当了村长。为了能够盖新房,小瓜放下昔日恩怨,到曾经调戏过她母亲的富翁家做保姆。作品表现的是一个时期的痛苦,权力的握有者和财富的握有者,并不是道德上众望所归的人,于是,弱势者就生活在不安全感之中。馒头宋、老板许这类人往往被认为是“成功人士”,他们是价值体系混乱的符号。

  这样一个时期过后,紧接着的是一代人的精神疑难。即便馒头宋想着造福乡里,老板许想着的只是交换一块自留地,但作为底层弱势者的铁拐李首先是将他们想象得污秽不堪——底层不再信任他们,哪怕他们原本怀着善意和简单的想法。铁拐李的独角戏,表现了一代人的精神疑难,从造神的时代,走向怀疑一切的时代,这代人经历了价值体系的混乱,他们变得不再信任哪怕是美好的一切。他们常常怀疑:还有没有可信赖的人和事?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