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评论家应跳出现实利益的藩篱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23日08:13 李 伟

  对任何一门艺术来说,正常而健康的艺术评论对其良性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戏剧的发展也和戏剧评论的真正在场密不可分。当年,莱辛的《汉堡剧评》为德国民族戏剧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时下,纽约百老汇戏剧的繁荣和《纽约时报》权威剧评的存在不无关系。戏剧繁荣,剧评必然兴旺;剧评活跃,也必然促进戏剧繁荣。考之我国古代戏剧史,如晚明时期,也足以证明这一点。

  我国当代的戏剧评论,由于一度曾经沦为政治斗争的棍子和刀子,充满肃杀之气,让人不寒而栗,名声并不是很好。后来又倒向另一个极端,变成了吹鼓手和抬轿夫,看不到真话,听不到诤言,不隐恶、不虚美的实事求是讲道理的评论极为少见。既然戏剧评论难以独立,从事戏剧评论工作也就并不太受人尊重。既然缺乏独立而清醒的有质量的戏剧评论,也就谈不上对戏剧创作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戏剧评论的地位也就可有可无了。

  真正好的戏剧评论,需要充分了解戏剧创作的各个环节,对中外戏剧的历史和未来有自己的洞见,对各门艺术有高超的感知与鉴赏能力,对时代的文化思潮与艺术思潮有相当了解,然后能对具体的戏剧作品与戏剧现象辨源流,下判断,讲道理,指得失。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7世纪中国的叶燮说评论家需要具备“才、胆、识、力”四种条件,18世纪德国的莱辛认为戏剧评论需要具有受理性制约并因理性而深化的“真正的鉴赏力”。但现在,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所谓“评论”,往往就是一篇记录观摩感受的报道和散文,充斥着感性经验和广告说辞,难以有学理深度和真知灼见。

  因此,我们应该提高戏剧评论的学理品格,倡导一种具有学理品格的戏剧评论。

  所谓戏剧评论的学理品格,就是要遵守基本的学术规范,遵循基本的学术逻辑,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摆事实、讲道理、不虚美、不隐恶,实事求是地探讨戏剧作品、戏剧现象、戏剧思潮的是非得失,进而追求戏剧评论不依附于评论对象而存在的独立价值。

  要想使戏剧评论具有学理品格,首先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深厚的学养。这话听起来像是一句废话。不只是戏剧评论,从事很多工作都需要渊博的知识、深厚的学养啊。每个人在工作时都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之感,所以知识总归是多多益善的好。之所以做戏剧评论首先要提到这一点,是因为我们现在有一个错觉,以为戏剧评论很好做,仿佛看了一出戏谁都可以发表一点感想、意见、点评,说好说坏是观众的权利,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也行。确实,这对于一个普通观众来说固然没错,但对于一个剧评家和戏剧界的专业人士,却是远远不够的。剧评家和专业人士需要对一出戏有专业的点评、精准的定位,需要使自己的评论具有学理品格。这就需要把这出戏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当下的文化语境下、戏剧美学的视野下来分析、判断、定位,指出其是非、得失、美丑、善恶。这至少需要完善的人文学科的知识结构、扎实的戏剧学乃至一般的艺术学的历史与理论功底,以及对当下文化语境、现实矛盾、观众状况的基本判断。要做到这一点,没有渊博的知识、深厚的学养不行。

  要想使戏剧评论具有学理品格,还必须具有通达的哲学思考和高超的思辨能力。前面强调了知识与学养的重要性,但需要指出的是,不是为知识而知识、为学养而学养。博学是为了达到通识。大凡在某一领域卓然有成者,均有超越一时一地各种表象的形而上思考,并形成了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一个艺术评论家而言,这些都会系统地体现在他的艺术观上。那么,评论家自成体系的思想是怎么形成的呢?除了系统地学习、继承前人的理论之外,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善于透过个别看到一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进行更超越的、形而上的思考。如莱辛就是典型。他所讨论的那些剧目大多数已经被历史所淹没,但莱辛从那些具体的剧目讨论中引发出来的具有一般性的关于表演的、关于人物塑造的、关于历史题材的、关于悲剧的、关于《诗学》的观点却将永远流传下去。总之,评论的核心是评论家理论的自我完善,最高境界是追求理论的独立价值。

  要想使戏剧评论具有学理品格,还必须具有坚持己见的勇气和捍卫真理的胆略。当我们凭借丰富的学识和强大的思辨获得了对一部戏剧作品、一种戏剧现象的认识时,如果正好与主流观念、名家意见、主创人员(往往是知名艺术家)的表述相左时,我们是否还敢于义无反顾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多评论家在这个关头是打了退堂鼓、杀了回马枪的。许多阿谀逢迎之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违背自己的真实想法写漂亮文章是很难受的,但讲真话容易触及有关人员的利益、甚至得罪有些权高位重的人同时也伤及自身利益。究竟是现实的利益重要,还是讲真话重要,确实是很考验人的。这就需要戏剧评论家敢于坚持自己的思想成果,跳出现实利益的藩篱,以笔为剑,杀出一条血路来。我们不能以这一点来要求所有戏剧评论工作者,但要想成为一个独树一帜的剧评家,恐怕这一关还是非过不可的。今年戏剧评论界出现了两匹黑马,一是北京的“北小京看话剧”,一是上海的“押沙龙在1966”,他们以笔名在微博上发表剧评,犀利尖锐、切中要害、不留情面,给长期疲软的戏剧界带来了刺激和活力,这是很好的现象。但在当前的文化环境下,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又不便于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我们应该对此给予理解和支持。

  戏剧评论者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学养、锻炼自己的胆识,以提高戏剧评论的学理品格。优秀的戏剧学者直接参与戏剧评论也是提高学理品格的方便法门。事实上,好的学者首先就是好的批评家。我们期待着一流的学者参与戏剧评论,这必定使戏剧评论充满学理品格,亦可使戏剧评论具有独立价值,从而真正发挥对戏剧发展的建设性作用,真正推进我国戏剧事业的发展。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