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相书”:看取人间万象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19日08:06 张好好

  推出这套“世相书”书系的初衷来自我们深刻的阅读记忆:上世纪80年代,生活节奏相对舒缓,大众有提高文化修养和自身综合素质的强烈愿望,“五角丛书”在那时应运而生,因其主题独特、信息量丰富、价位低、知识性引导性强,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从而获得普及和畅销的效应。当时大众家庭普遍购买的还有《故事会》这本杂志,由此可见无论什么时代,读者对好故事的需求都是迫切的。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强度,适合快速阅读的平台如电脑阅读及各种电子书,适合快速阅读的文本如网络小说、类型化小说,充斥着阅读市场。这些小说中的很多内容为完全迎合读者对刺激性阅读感受的需求而“制作”,篇幅巨大,质量低下,不仅可能严重误导大众的阅读取向,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影响读者正确人格的树立,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少负面的能量。

  基于此,我们策划推出了一套“世相书”书系。篇幅适中、精彩故事为主干的经典小说,是这套书系的核心特征。该书系力求用经典作品引导大众阅读的美学追求,用好看的故事舒缓紧张的生活压力,并通过阅读经典性强的小说引发人们穿透生活表相,获取人生真谛。

  名家写的中篇小说所受的读者关注度较长篇低,然而每一个写作长篇小说的实力派作家,几乎都创作有高质量的中篇小说,且中篇小说对读者而言有其特定的吸引力:比起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故事更曲折,容量更大;比起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故事更集中,阅读所需时间更少;比起外国小说,中篇小说与读者的距离更近,也更亲切,更接本土的地气。“世相书”书系选取当代最活跃作家的精彩中篇小说,遴选的作品大多反映的是当代生活故事,富有鲜活感,易与读者达成共鸣。

  1992年,湖北作家刘醒龙写下中篇小说《秋风醉了》。发生在某小城文化馆的权力争斗故事,神龙不见首尾,一波三折再三折,官场生态主题的小说鼻祖似乎就在这里。该小说被导演黄建新、杨亚洲一眼看中,拍成电影《背靠背,脸对脸》,屡获大奖。时隔20年,《秋风醉了》依然拥有一批又一批铁杆粉丝。20年前,他们也许是童年、少年或青年;20年后,他们已经能够领会故事中每一次波澜的必然性结局和“大智慧”的生存哲学。如豆瓣读者“宣德青花”说:“王双立这个人物身上体现出了中国人典型的幽默特质。你从来看不到仕途不顺的他表现出焦虑烦躁的情绪,事到临头,王双立永远笑呵呵不动声色。绵延千年的官场社会,造就了中国人独特的处世哲学。”豆瓣读者“自由体”说:“这部小说正是理解和消化中国社会关系与人格特征的极好案例。”谈及《秋风醉了》与时下泛滥官场小说的对照,刘醒龙说:“文学不是用来反腐的,文学应当用艺术的方式,让读者深刻理解腐败的深层原因是思想的腐朽。”

  《生存》是山东作家尤凤伟的代表作,创作于1996年,姜文执导的电影《鬼子来了》就是根据该小说改编而成。抗日与饥饿是这部小说的关键词。中国人民天性里的敬天道、尊人命的伦理观,即使在战争年代、在饥荒年间,面对一个日本战俘的何去何从,也丝毫不会受到影响和弱化。绕不过去的礼仪规范理据,使得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面临这样一个严峻而棘手的问题,即:杀人还是不杀(哪怕他是日本侵略者),活着还是死亡(用战俘去交换日军的粮食)。经过几天几夜的纠结和深思,最终决定不杀日本鬼子,组织运粮队前往敌人营区。当黎明静悄悄到来的时候,运粮队和战俘一起死在茫茫雪原中。这是抗日8年中国一个小山村里发生的一个与宏大战争场面相比显得很“小”的故事,却也是抗日往事中颇具真实人性的传说。尤凤伟说:“我们现在回顾历史,信息往往是有很大偏差的。我希望尽我所能反映一个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历史,我希望自己能做到。”读者“茵梦”说:“其实这部小说大量采用黑色幽默的荒诞手法,好多片段甚至是令人捧腹的,但最后的结局却是绝对的令人发指。原来真正的悲剧不是让你泪如雨下,而是让你痛到哭都哭不出来。”

  2012年,一部并非大片却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电影《万箭穿心》在全国上映,这部电影改编自方方的同名小说。实力派代表作家方方的小说篇篇可谓酣畅淋漓,她书写女人的命运尤为见长。非偏激的女权主义者,却用辣感和痛感十足的叙说客观揭示了底层弱势女性悲剧的根源。读者“周密斯”说:“一部小说太接地气是会让人不舒服的,选择看这部小说就做好了自虐的心理准备。而它却比想象中更加完美地超过了我的心理预期。失败的婚姻是万恶的根源,然而人的选择又往往取决于她的个性使然。”

  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女作家魏微擅长书写短篇、中篇和长篇,创作质量稳定,少而精。在她的《沿河村纪事》里,作者把视角和心思沉甸甸地放到了广西边陲的某个小村庄。当改革致富的浪潮席卷到这里的时候,村民们毅然告别桃源式的略略温饱但安乐舒心的小日子,用着勇士的姿态扑向外面的繁华世界。他们惟一可以交换金钱的商品是蔬菜。可是拉运蔬菜进城所过的关卡数不胜数,一趟下来,盈利微薄。为此,大家群策群力,开启智慧,决定假扮军人用废弃的军车运菜进城。免收关卡费,使得村庄在蔬菜贸易中摇身一变成为富得流油的村庄。作为一名“70后”的女作家,魏微关注社会变革中底层民众在浪潮中翻滚的命运,如此静心而气长,作家的使命感和大气象可见一斑。

  上述几本只是“世相书”书系中的一小部分,这套书系共20卷,可谓卷卷出彩。陈忠实的《蓝袍先生》极富古老高原韵味,《白鹿原》的写作便源于此;在阎连科的《黄金洞》中,父母亲情、兄弟亲情、夫妻亲情都在黄金面前发生了变化,可以说黄金成为了对人性的考验;阿来的《遥远的温泉》所思虑的是当招商引资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流,生养我们的森林草原、大河泉水都将何去何从;毕飞宇的《青衣》是人生及其困境的戏剧,细密的情节里有两代青衣的争斗,更有无法言传的世态炎凉;陈继明的《和尚》2012年发表于《人民文学》,揭出了当下现实的种种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与欲望无所遏制大有关系,甚至连寺庙这一佛教圣地也难以幸免;李锐的《传说之死》书写血雨腥风时代的传奇女子,她一生以拯救族中男子性命为己任;蒋韵的《琉璃》一如她的许多作品,写的是错位的人生,不仅写了出走、逃离和破灭,还写出了人生无常和种种阴错阳差;艾伟的《乐师》通过这些像“芦苇一样易折”的病态生命,对理性化、道德化背景下的价值暗流进行了一次小小的反抗;董立勃的《野娘们》展现了野性和善性兼具的女人,在残忍地相互践踏的时代里彼此照应和仗义相帮,让我们感受到了冰冷世情里的一缕阳光;徐坤的《京城故事》写京城小老百姓拆迁户与房地产商斗法,写北漂青年获取城市生存权利的荡气回肠之境遇,笔法的“逗哏儿”令读者如手捧拍案传奇;陈谦的《繁枝》精微呈现海外华人生活世景,深含着“人何以如此”的重要命题;王祥夫的《风月无边》对社会里普遍存在的“官本位”的虚荣虚伪现象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崔曼莉的《求职游戏》品味了都市职场的世态炎凉,对智者生存进行了人性追望;胡性能的《丹城1950》从地方文史资料入手,借用侦破推理小说的手法,对历史上的一次剿匪行动进行了追根溯源;哈萨克族女作家叶尔克西的《黑马归去》,由一匹待宰黑马的亡命天涯写出了作者引以为傲的哈萨克民族生态观;刘建东的《羞耻之乡》虚构了一个以盗窃为生的村庄,这里的人们无一不是盗贼,无一不死于非命,作者试图以此艰难探寻“道德还乡”的可能性。

  人间有万象。作家们用他们的踏实、耐心和高妙,书写自己热爱并谙熟的那一“象”,生活的肌理和表情尽在其中。“世相书”把经得起品味的故事和别具智慧的人生思索聚拢在一起,值得细读,引人深思。

  (“世相书”书系,陈忠实等著,施战军主编,重庆出版社2013年出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