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微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19日08:00

  把流浪当作信仰

  睽违多年,张洁终于推出了她的全新之作《流浪的老狗》(译林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跟大家分享她这些年的旅行心得。张洁爱旅行,爱流浪,她甚至把旅行当作信仰,将自己比作流浪的老狗。正如她自己所述,“流浪的最大惬意是谁也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谁,自然也就没有了看我不顺的人,和我不愿意掺和的事,实在是大大的自在。”在淡出人们视线的这段时间,张洁独自游走在世界各地的大街小巷,一路拍拍走走,用相机和文字记录了一个个让人心动的瞬间,随心而动,有感而发,张洁用她的心精雕细琢了这本旅游摄影随笔,其中既有各地的秀丽风光,也有当地的特色风物。

  与经典艺术亲密接触

  也许对很多成人来说,对诸如拉斐尔、达芬奇、毕加索、梵高、弗里达、德加等艺术大师的作品也难有深入的了解,正如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所言:“人们,特别是儿童和少年,接触经典艺术最大的障碍来自心理的恐惧,似乎那些大师的作品高不可攀。克服心理障碍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直接去感受,去与作品、作者对话。” “艺术眼”系列书(中信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包括10件艺术作品,由长期在博物馆为孩子讲解艺术的法国艺术史家亲自为孩子导读,分3个年龄段解读孩子看艺术作品的特点,将带小读者近距离感受艺术大师的魅力。放下对艺术的恐惧,卸下艺术的权威!只有经常直接与艺术品接触,才能慢慢培养艺术感觉。

  一份厚重的时间礼物

  今年初推出被誉为“当代社会断代史”的长篇小说《雪焰》的作家张建术,近日又出版了经年沉淀的散文集《活着万岁》(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充盈人、事、景、物的别致碎片,既有北京生活、成长、插队、亲情的点滴之事,又有逝去友人、旧邻、不同阶层众生画像,集合成一代人的生生死死。既有旅行中的见闻、奇遇,采访纪实、手记,也有四时流转的心情、体悟。本散文集可作为带自传色彩的《雪焰》的注解和涟漪,也是一份厚重的时间礼物。因出自小说家和诗人之手,书中写人记事篇章,更像笔法随意灵动的短篇小说。此外值得关注的,书中还收录了《中国国家地理》特约系列行记《重走徐霞客游滇路》《沿运河而行》。

  认清爱之暴力

  听说过暴力、冷暴力,“爱暴力”却是一个新词。其实,爱,同样可能成为一种暴力。而且恰恰因为这“爱”看起来那么真挚、那么伟大,反而最令子女无力承担又无力反抗,终至吞噬子女的一生。《爱暴力》(译林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一书,用真实、沉痛的案例来揭开亲情最隐秘的伤疤。巧合的是,《爱暴力》第一个章节的案例,就跟李天一的经历非常相似。作者柏燕谊表示,太多家长以爱之名,其实并不单纯,而是掺杂了太多私欲,在完成自己的心理需求,并且强加给子女承担。这就是“爱的暴力”。柏燕谊把爱暴力的9种表现比喻为九重门,有被爱捆绑的、被控制的、失去人生乐趣的、不能与人交往的,甚至迷失本性的等等。相信这种争议一定能对中国教育现状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记录“非常态精神空间”

  曾耗时4年,深入医院精神科、公安部等部门,和数百名精神病人直接接触,高铭最终写就国内第一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引起众多关注,荣膺当当网“终身五星图书”,并一直雄踞网上心理类图书热卖榜。2013年,高铭再次深入催眠诊所、心理诊所,推出了国内第一部心理推理纪实档案《催眠师手记》(中信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记录了15个挑战心理底线的真实催眠案例。从记录“非常态人类”的常态精神世界到记录常态人类的“非常态精神空间”,高铭日臻成熟的“社会观察者”身份引发读者深入思考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世界的关系。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