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一批中青年作家聚在一起,专门讨论“全民写作时代的散文”。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因而也很有讨论价值的话题。不过,从报刊披露的讨论内容看,作家们的视线和精力,似乎较多集中于描述和分析全民写作态势带给散文创作的新情况与新问题,而无形中忽略了更深层次的全民写作与散文生态的关系。
看今天已是蔚为大观的散文全民写作,其积极意义委实不可小觑:一方面,成千上万职业、经历、思想、性情、趣味迥然不同的写作者,带着鲜明的个人印记进入散文世界,其五花八门、无拘无束的言说,不仅彻底改变了散文为知识者身份证明和“雅文化”一统天下的旧有格局,使散文第一次拥有了更为丰富和愈发斑驳的精神与文化承载,以及由此衍生的更为重要的社会和人类价值;同时,整个社会的文艺民主空前活跃,文化生产力有效释放,五四以降几代有识之士千呼万唤、孜孜以求的文学“大众化”,成为可以直观和验证的现实。另一方面,层出不穷、难以计数的散文全民写作的参与者,立足于不同的生活根基与生命趣味,随心所欲地表达着人生感知、社会见闻、时代欲求、现实评价,以及母爱亲情、童稚记忆、旅途奇观、艺文畅想,乃至下岗境遇、求职过程、讨债情形、被骗经历、合租体验等等,其质朴、真切、幽微、细腻的讲述,不仅将散文刻录个体性灵的功能优势张扬到极致,而且于无形中酿成了一个时代不加过滤与粉饰的众声喧哗。这时,每一位散文作者都变成了社会情境与心灵躁动的书记员,所有的散文作品汇集在一起,则足以化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图谱与生活长卷。至于这当中所包含的社会进步、经济繁荣、教育普及、文化提升等积极因素,更是显而易见,不言自明。
需要指出的是,散文领域的全民写作,并非是一种孤立的、偶然的现象,事实上,它与新世纪以来网络空间的极度扩张,尤其与自媒体时代的迅速到来密切相关。换种更准确的表述应当是,网络空间与自媒体时代从根本上推动和成就了散文的全民写作。
对于当下散文创作来说,全民写作固然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然而,这种积极意义并不能概括全民写作的所有效果。这里,一种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全民写作在推动散文创作繁荣发展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进而催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点便是:由于参与者水准不一、态度有异,加之发表通道多依托“零门槛”的自媒体,所以其作品整体质量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一些作品甚至艺术格调不高,价值取向混乱。
此类问题的出现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民族或时代的散文创作,要想保持良好的情景和健康的生态,除了吸引更多的写作者投身其中,组成尽可能广泛的群众性的创作队伍之外,还有一个关键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这就是精英散文家的始终在场,是他们立足精神与艺术的制高点,以精品佳作所展开的与大众写作者的诚挚交流,以及对他们创作的吸纳、引领与提升。而在这一维度上,新世纪以来的散文创作同样呈现出可喜的局面:以韩少功、张承志、南帆、王充闾、梁衡为代表的一批著名散文家,在由新时期到新世纪的文学进程中,始终保持着饱满旺盛的精神创造力,其意境高旷,质文兼备的作品,构成了一个时代散文艺术的重要坐标,当然也无形中影响和启迪着全民写作。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郭文斌、王彬彬、祝勇、王开岭、王开林、张宏杰、夏榆、钱红莉等一批实力作家,虽然有着不尽相同的题材经营、旨趣提炼和风格追求,但也不乏于文学本质上的殊途同归,如深切的人文关怀、执著的独立思考和沉潜的艺术探索等,这正是全民写作所缺少、所需要的,因而便成了其现成的范文和必要的滋养。从这一意义讲,如今散文全民写作的兴盛,早已融入了精英散文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