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年代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09日07:57 舒 洁

  2009年春天某日,在重庆江北参加华万里诗集《轻轻惊叫》首发式暨研讨会。23年磨一剑,《轻轻惊叫》的出版意味着诗人已从中年步入老年。然而,近来悉心阅读华万里的诗歌,我惊奇地发现,诗人怀有一颗多么年轻的心。在一个人的年代中,华万里以他的敏锐、诚挚、激情、坚守与发现洞穿隐秘,就如掀开瀑布般的水帘或轻抚散发异香的睡莲,是这两种姿态让我们确信,两性世界实际上就是最美丽的诗歌。对华万里而言,所谓一个人的年代,其指向诗歌的意义有两种,一是热爱,二是坚持。

  此刻,当我在北京写作这篇文章时,诗人华万里已年满70岁。70岁之于诗歌,之于一位血液中流淌着不竭激情的诗人,与17岁的人生没什么差别。在这里,我想表达的是,随着时光的推移,后来的人们终将发现,在某一个年代,在中国,一个诗歌品质高洁的诗人,以什么样的诗歌记录了他所深刻体味的人类情感。如果后来的人们能够想象他的眸子,就能够从中看到年轻的花朵。请相信,那是绝对真实的不含一丝杂质的诗歌语言,它在风中摇曳,它倾吐,就如对梦一般的花朵致意。

  华万里的诗歌如斧凿精雕般精细,在他诗歌的无限柔情中,我们可以看到经验、炽热、胸怀,甚至还可以看到肌肤细腻迷人的纹理。他的描述从未脱离最初的源头,不要联想出发地,那是诞生地——就是那个地方,那个让诗人感觉到最初魅惑的地方,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说到诗歌,感觉与描述的差异是永恒存在的。华万里的诗歌、他的存在于诗歌河流中不息的脉动、他的痴迷,紧密贴近生命的本质。在《轻轻惊叫》中,在他后来的诗歌中,他从不背离最为直接的想象。

  华万里是那种看上去温厚含蓄、骨子里却基因疯狂的诗人。他的诗歌如《在爱情很静的时候》《手持荔枝的妹妹》《别碰我》《深夜里》《谶语》,还有很多很多,无不呈现萌动与激越,这是很多有灵的诗歌——有灵的诗歌是呼吸,是凝视,是远隔万里近在咫尺,是通过诗歌实现的触摸,是风动云动,是细雨绵绵大雨倾盆,是可信;是诗人年轻的心肆意驰骋,是絮语,是狂热,是牧人挥鞭,是农人犁地,是铁匠打铁,是诗歌留在人间的不会风蚀的印痕。在最深的体味里,华万里的诗歌是不可治愈的疼痛与蔚蓝天堂一样不可拒绝的欢乐。

  保持一种精神姿态,一种非常接近探索与献身的诉求;保持鲜活性,在无所不在的悖论中亲近真理;保持童真,在阶梯一样的幻影里发现纵马驰骋的人从春季抵达夏季,然后张望后两个季节,这是轮回;保持优雅,但不失奔放;保持如绸缎般柔软密集的冥思,让渴望的心守着笃定;保持凝视,给现在和未来一个誓言;保持恒久,确立一个又一个例证拥有不同的核,它们在不同的时刻闪耀光泽;保持伟大的想象力,让亲爱的、有些诡异的、不朽的、非凡的意象进入结构——这就是华万里的诗歌,在一个人的时代,他拥有一个王国。

  在4年时间里,我时断时续阅读他的诗歌,我惊异于他充沛的创作经历,拒绝平庸的诗歌语境,他的不可替代的诗歌触觉。他的诗歌,在被当今诗坛忽视的前提下隐入纯粹的背景,感觉就像隔着河流在蓬勃的彼岸旺盛生长的庄稼;他是一位习惯于在夜晚歌唱的诗人,那里远离俗世,铅华不存,被他编织的夜晚层次有序,起伏不定,那么美丽。实际上,他是一个虔诚接受启悟的人,在一个人的年代,他是一个技艺高超的游者,深入浅出,身随心动。在人类精神的层面,他借助诗歌,使最美的心愿可以触摸。

  在《月下的岩羊》一诗中,诗歌情圣华万里纵情歌唱:“口唇向天/月色像我记忆中的盐/我是你窗口对面那座红色山峦的岩羊/我满身星斗/我两眼泪水/推迟那个痛,把我的夜色洗淡/我要望到你的窗口含苞/望到你通体透明/雀声的味道,开始翠绿/假使我回到从前的草里,我会成为你/新的露水/我会为你仔细咀嚼/总是句子/总是伤痕”。应该承认,写出这种诗歌的人,是幸福的。

  写出这种诗歌的人,在一个人的年代,微笑着面对人世,他绝对不会直白地告诉你生存的手段,而是通过看似收拢翅膀的诗歌,暗示飞翔的快意。华万里的诗歌其实无需理论定位,当他的心中开始回旋诗歌的节奏时,他的诗歌语言是丰富的,他储备了足以表现三生的体验。他对细节的描写来源于细节,于无声处尽情展示了翅膀下的温情与休憩的姿态,在幸福的长途中,他不言疲惫。恰恰相反,在诸如《月下的岩羊》与长诗《阶梯上的云朵》里,他所给予我们的是亲历的一切,充满诗意的历险。

  有一天,当时代开始重视一个人的年代时,很多人或许就会彻悟,原来我们多么需要诗歌,多么需要华万里这样的纯粹的诗人。这个诗人,在数十年往昔里不畏寂寞,在长夜,他是一位高举心灵火炬的人,他的诗歌光芒照亮生活一隅,那是他的世界。毫无疑问,华万里是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是珍贵的心血结晶体,是勇敢的披荆斩棘的奋进,是脉动呼唤并拥抱另一种脉动,是爱的箴言存在于世的证明。是的,华万里是一位深刻洞悉了长夜的诗人,他几十年笔耕不辍的身影让我们笃信,诗歌活着,正值青春期,旺盛、优雅而美丽。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中国作协重走长征路主题采风活动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 人民文学
  • <诗刊
  • 民族文学
  • 中国作家
  • 小说选刊
  • 长篇小说选刊
  • 作家文摘报
  • 中国校园文学
  • 作家出版社
  • 作家通讯

博 客

精彩博文

网络工作室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