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烟火气的民俗风情画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09日07:51 洪校生

  倪树根的小说《富春山居图》对富春山水用情之深,令人感动。他不惜重彩浓墨,再现了富春山水的静雅之美、富春山居的古朴之美,让父老乡亲生活在如此山水背景之中,足以让外人艳羡。

  当然,因为小说与绘画的艺术语言不同,创作主体不同,那些山水民居都没能作为文本的主体出现,而仅仅成为小说主人公的生活背景。即便如此,小说里对富春山水的轮廓描述有时候依稀与黄公望笔下的富春山水相呼应。

  当这种感情以小说语言表达的时候,除了正面描写山水民居之美,另有一种地方特色极其强烈的风俗语境,还有从当地百姓日常生活中撷取的大量原生态俚言俗语。它们从富春江里水淋淋地捞出来,鲜龙活跳,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特殊的穿透力和强烈的感染力。作者将它们信手拈来,随取随用,使作品的地域性昭然呈现,浓郁的故乡情结处处涌动,似开坛陈酒,醇香四溢。

  纵观全文,作者对结构的驾驭和情节的掌控都很见功力,对各类人物的塑造也相当出色,对生活细节的还原合情合理。这一个个优秀的局部,才能组合成一部优秀的作品。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主人公董阿开在全家惨遭鬼子迫害、妻儿皆亡之后,还能从悲愤的深渊中挣扎出来,在逃难途中以德报怨,救下一名日本女兵。他接受其临终托孤,历尽艰辛抚养日本孤儿长大成人的曲折经历,虽然离奇,又在情理之中。主人公承受着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将超越国仇家恨的人间大爱贯彻始终,令人动容。而父老乡亲在面对董阿开这种似乎“吃里扒外”的罕见行为时,由愤怒到理解再到支持的转化过程,这种迂回的叙述和忐忑的推进节奏不但把角色的内心成功转化,也在不知不觉间把读者的感情模式作了颠覆。我认为,这是全篇最有厚度的部分,也是这部小说价值观的核心部分。

  倪树根的《富春山居图》以董家村为支点,精确捕捉到了富春山居的每一个角落。与其说是一幅散点透视统揽全局的长卷大轴《富春山居图》,不如说更像一幅富含乡情大爱的富春民俗风情的《清明上河图》。因为它更具生活气息,更贴心贴肉。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