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戏剧评论人缺席的原因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7月29日08:05 余 非

  近些年,文艺评论日益边缘化、学院化、圈子化,使得评论的社会影响力、文化传播力、批评的关注度大打折扣。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一段时间以来主流媒体纷纷加大了对文艺评论的投入力度,通过不同的方式呼吁增强文艺评论的有效性。然而,相较于文学、影视评论,戏剧评论却始终不温不火,缺乏生气。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有一点不容忽视,就是我们的戏剧评论队伍长期以来缺乏创新的动力,青年戏剧评论人才培养相对滞后,评论后备力量不足。

  今年5月,中国作协创研部召开了“80后”青年文学批评家研讨会,杨庆祥、金理、黄平、刘涛、何同彬、傅逸尘6位青年评论家进入文学评论界关注视野;此前,广西的《南方文坛》杂志更是连续多年开设“今日批评家”专栏,持续推出文学评论、批评新人,文学批评的青年阵营已经形成。他们以各个大学、研究所青年教师、研究人员为主体,基本遵循着文学评论几代人的生长轨迹。与此同时,电影界青年评论人的崛起也非常迅速。然而,反观戏剧评论,却怎么也让人欢喜不起来,他们还是固守于“熟人社会”,写文章的就那么几位,参加研讨的也是那么几位,参与评奖的还是那么几位。那些经常穿梭于各种戏剧活动之间的“资深”戏剧活动家,精力、体力乃至“身份”早已被过度透支。

  如今,全国有近千所大学开设了戏剧影视专业。这么多培养戏剧、戏曲人才的学校,为什么就出不来青年戏剧评论人才?其实,一直以来,我们的戏剧教育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它跟文学教育一样,大都在按照体制、学科规范的路子演进,除了戏剧专业院校成熟的编剧、表导演、舞美设计、戏剧管理人才的教育培养外,多数综合类大学展开的戏剧教学更多是围绕中外戏剧史、戏剧理论的讲授为主,往往缺乏对学生戏剧演出欣赏能力的引导和培养。有些大学虽然开设了戏剧专业,但从事教学的老师都是文学或者影视专业毕业的研究生,读两本戏剧史、看几次现场演出就能对戏剧艺术侃侃而谈,这样的戏剧教育功效自然可想而知。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我们训练、输出了大量从事理论研究、史料研究的青年学术型人才,这些青年学者很擅长用西方的理论话语阐释中国的戏剧问题,而不是在戏剧现场发现问题、指出问题。由于没有大量的戏剧观演积累和审美培养,他们对舞台上、剧场中的很多现象往往缺乏敏感的反应,更何况历史、艺术的深层关照,这样的评论很难受到创作者、读者的青睐。多数情况是,让他们写一篇旁征博引的论文“易”,写一篇文思鲜活、敏锐的戏剧评论“难”;写1万字的论文并不难,写2000字的评论却总是找不到感觉。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很多,笔者认为,主要的有两点:其一,与文学、电影评论不同,戏剧评论受时空的影响很大,北京、上海戏剧发达,其他地方看戏的机会便很少。同时,“高票价”也在无形中加重了青年研究者、有志于研究戏剧的学子们的生活负担。这使他们宁愿转向历史、理论,而不愿与现实发生关联。其二,从学术评价体系看,由于目前的高校、研究机构以学术成果的量化、以核心期刊文章的等级“论英雄”,这就使一些有志于戏剧评论、批评的高校青年学子缺乏在报纸和非学术类期刊上发表文章的积极性。在发行量庞大的报纸上,触及的问题再深、产生的影响力再大,也不能算作学术成果,而在发行量一两千份的学报上,由于是评定机构认定的学术刊物,不管写得如何,也能为自己的学术成果增砖添瓦。这样一来,从事戏剧评论的人少了,评论变成了圈里人孤芳自赏的文字,不再和社会发生关系,更别说与观众互动交流了。

  教育体系、学术评价体系和传播体系的共同作用,导致了“70后”、“80后”的青年人不再进入戏剧批评领域,而是更注重学术考核。而且,他们一旦认定了这种规则,就产生了评论的惰性,没有了自己的批评锋芒、文体风格。戏剧评论离不开青年人的关注,我们呼吁社会能为青年戏剧评论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期待经验丰富的戏剧评论家能为青年人指点迷津、答疑解惑,期待中国戏剧在青年人的热情和参与中充满朝气和活力。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