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经验的厚重书写与超越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7月26日08:25 刘 伟

  聚焦文学新力量

  当代中国青年作家创作实力展(26)

  七堇年,本名赵勤,生于1986年,四川人。出版有长篇小说《大地之灯》《澜本嫁衣》、中篇小说《少年残像》、文集《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尘曲》。曾获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0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等。

  青春经验的厚重书写与超越

  □刘  伟

  外界看来,七堇年是一个有很强市场号召力的作家,一个青春文学的严肃派作家,而这一切在七堇年看来都不能很好地描述自己。的确,七堇年就是一个普通的“80后”,一位自幼怀揣着纯文学梦想的年轻人,她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与茫茫人海中任何一个个体都相似,也都不同:困于生活的平实与梦想的遥远,困于办公室、厨房,与爱,时而物喜,时而己悲”。

  丰盈青春与“少年残像”

  青春是个令人动容的字眼,盛满了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与想象。七堇年最初涉猎写作,正值青春年华,在那篇被很多人反复提及的《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中,她写尽了青春的美丽与忧愁、叛逆与成长、温情与淡漠。一如作者再版时的“特别说明”:“这是十五岁时的文字,而今看来,已是啰嗦繁冗的羞人之笔,确实稚嫩。但我不作任何修改地放置在这里,向那些无法被修改的青春致敬。谨以镜鉴,或者纪念。”

  不过,这篇略显稚嫩的散文现在读来仍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并非仅仅作者自谦的“啰嗦繁冗的羞人之笔”。其中不仅有美丽动人的字眼,如“青春的意义在于哪怕忧伤地泪流满面,依然是一首夹杂着摇滚味道的安魂曲”;“我们都见过梦境里的如黛青山,满溪桃花,野花迎风飘摆好像是在倾诉衷肠,绿草萋萋抖动恰似相恋缠绵……”更有一份少女的心境,敏感脆弱的心灵中有着各种奇怪而疯狂的想法,却又被现实压榨得只能在梦幻中书写真正属于自己的青春记忆。拒绝长大,但岁月却无情地消磨着一切,“那些花朵一样摇曳的过去”,只能留给以后长大的我们来细细抚摸与回想。

  这就是青春的力量,不知天高地厚的无知岁月却能激发出无尽的潜能,于是,一篇篇优美的文字从七堇年的笔端流出。写作,让她找到了情感的宣泄口,借此,她的青春不再单薄,她的人生变得丰盈繁茂。在兵荒马乱的高中岁月,在为高考冲刺而苦苦学习的时候,她趴在晚自习的课桌上写下了《北方》《幻听》《故城》《昨天》等。

  青春是多姿多彩的,在《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中,作者用精致个性的语调气韵、流畅醇厚的语言风格、鲜明独特的青春故事,写尽了青春的忧伤与缺失、友情的温暖与珍重,以及那段人生美好年华里的人的执拗与坚持、冲动与迷惘,更有彼此的思念与扶持、感恩与回报。《远镇》《蓝颜》《故城》《被窝是青春的坟墓》等篇目,书写了或残酷、或纠结、或温情、或惆怅的青春岁月。里面有青春期的叛逆与成长,有年少岁月的荒诞与无羁,七堇年的优美文笔唤醒了我们正经历或曾有过的心灵悸动。

  书中不避讳青春期的幽怨,但更多涌动的是一种温暖向上的正能量,是对那时年华的怀想,对正处人生黄金期的少男少女的激励与鞭策。正如书中所写:

  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

  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

  这部书被誉为“青春夹缝中的灵魂之书”,很多人一边读着那些热情洋溢的文字,一边摘抄那些层出不穷的优美语句。毕竟,青春虽短,但青春的念想却永存心间,“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炽热的感情”。偶一提及,仍能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不同于众多“为赋新辞强说愁”的青春读物,因为书中所写是作者自我成长经历的映射,是真实情感的流露,也是众多个性鲜明、才华横溢的少男少女的心灵抒怀。其中的《远镇》浸满了七堇年的成长印记和心灵遐想。作者自幼在单亲家庭长大,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便离开母亲和她,远赴新疆,再未回来过。母亲是一名大学老师,一人含辛茹苦把她培养成人。母亲在她身上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毫无保留的爱,同时也有超乎常人的严厉。受着传统教育,乖乖听着母亲的话,七堇年走着和普通孩子一样的应试之路,课余时间还要学钢琴、绘画等。表面温顺乖巧,内心却与母亲存在情感的隔阂与代沟,这是大多数少女的心路历程。在《远镇》中,这一切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与总算圆满的解决。出走——寻找——回归的叙事模式在《远镇》中得到了真实的操练和完美的呈现。

  2003年下半年,七堇年在晚自习上开始写作《远镇》,最终完成后将此文寄给郭敬明主编的杂志《岛》,此文发表后读者反响热烈。在这篇散文中,作者敞开心扉充分释放了积蓄在心中多年的情绪,找寻父亲的旅程,沿途的人与物交织成的风景,不仅有单纯可爱的漂亮人物,更有脱离尘世、回归原始纯真的冲动情感。美好的衣加,隔膜的父爱,卸下沉重的行囊,回归母亲怀抱的坚定与决绝,这一切都让整篇散文充盈着一股引人入胜的力量,读来令人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七堇年的另外一部中篇小说《少年残像》则向我们展示了青春的另外一面。绍城与凯的人生故事读来荡气回肠,令人动容。《少年残像》为我们提供了一帧遥远而清晰的青春画像,里面有少年的心路历程、有青春的单薄与失落,更有对那一段时光的深深怀念与浓浓追思。

  暖暖生命与“大地之灯”

  独特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七堇年不同寻常的性格。她内心敏感细腻,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与坚强,在独自面对世界时有着异乎寻常的冷静与平和。这一切,都让她拥有了更宽广的写作视野,笔下的文字呈现出与她年龄不匹配的老练与厚重。《大地之灯》是七堇年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带给读者的那种震撼与冲击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任何一位读完《大地之灯》的读者都很难相信,这样一部气势恢弘的作品居然出自一位19岁的少女之手。

  《大地之灯》讲述了两代人的成长故事,简生与卡桑,两个出身迥异却命运相通的人,在机缘巧合中共同走进了彼此的世界。一次偶然事件足以改变很多人的人生。卡桑的阿爸阿妈为了拯救两匹马而葬身在雪域高山,卡桑爷爷不久也离世,8岁的卡桑变得无依无靠,也正因如此,少女卡桑才最终会被简生夫妇收养。离开藏地进入都市,在简生与辛和的细心呵护下,小卡桑得以愉快成长,并结识了好朋友叶蓝。长大成人后的卡桑,虽身在都市,内心却仍旧向往故地,于是,她选择了考古专业,她不自觉地恋上了尼泊尔古董商人迦南并有了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这一切,都是成长的代价,更是简生夫妇无法给予卡桑的。最终,卡桑在叶蓝的帮助下回到亲情的怀抱,开始新一次的上路,完成了自我的救赎与心灵的涅槃。

  小说的另一主人公简生则是北大荒知青的“孽种”,自幼被父母遗弃,命运坎坷。后来,简生被母亲带回城市生活,又经历了母亲自杀的惨剧,一直活得谨小慎微、封闭而自卑,直至遇到了自己的绘画老师淮。简生与淮的故事,是这部小说的一大主线,简生对淮的痴迷,归根结底是对母爱缺失的无形补偿。为了这份爱,简生甚至放弃与辛和的婚姻去照顾病重的淮直至送她离开这个世界。小说结尾,简生在完成了这份自我拯救后又选择回归生活,回到卡桑、辛和的身边重新开始生命的旅程。

  小说《大地之灯》叙述冷静,下笔沉稳,人物没有太多的内心表达,却都外化在天地万物之中。无论是藏地高原的天葬仪式、卡桑爷爷等雪域人物的隐忍与沉静,还是苍莽大地的极致风光、尼泊尔地区的异域情调,抑或是北大荒知青的无辜死亡、藏獒晋美的英勇战死、雪域高山上头马二马的悲壮倒下,这一切都给《大地之灯》蒙上了一层无法言说的沧桑与厚实。整部小说带给我们的心灵反省与人生感悟,进一步提升了它的创作高度。大地之灯——一盏充盈生命温暖的灯,照亮了乡村与城市;大地之灯,一盏感恩的灯,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简生之于卡桑,淮之于简生,叶蓝之于卡桑,辛和之于简生,小说中的人物彼此拯救、感恩,在相互的搀扶与支撑下实现了最终的圆满与美好。

  这部小说是七堇年的一次勇敢尝试,气势恢弘的叙述带来极具冲击力的震撼效果,但是,如此宏大的叙事格局对一位19岁的作者而言是很难驾驭的。正如作者后来所言,找到一个描述世界的切口远比囊括整个世界要重要得多。所以,整部小说写到最后已然超出了作者的控制,结尾略显仓促。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意识到了从小处下笔的重要性,2010年的小说《尘曲》彰显了这份努力。《尘曲》的切入点很小,从发生在同一天的一家人身上的变化开始,一段段往事一幕幕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片段式类似话剧的远景展示,深刻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当下社会的人情淡漠、亲情的缺失跃然纸上。

  出发与回归:生活底色的严谨表达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虽略显稚嫩与青涩,但仍不失为对青春的“一笔诚恳的纪念”。长篇小说《澜本嫁衣》则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喜欢者,流泪捧读;不喜欢者,极度厌恶,当然也有猎奇者,只关注情节。原因很简单,这部小说描写的内容与以往作品不同,关注的是另外一个灰色世界,那个世界里充满了肮脏、黑暗,人性泯灭、道德沦丧,充斥的是声色犬马、不堪入目。有评论者把这部小说归为残酷青春小说,其实这是不准确的。正如七堇年一直不认为自己是在为小孩子写作一样,这部小说描绘的还是生活。毕竟,生活的底色不是原色,它有风花雪月,也有白骨累累;她有青春靓丽,也有沧桑衰败。走远了,我们往往忘记最初为什么出发。《澜本嫁衣》就是作者的一次回归,回归纯文学之路,回归现实主义。

  《澜本嫁衣》围绕叶知秋的悲惨一生,写透了一名失足女的内心挣扎与苦闷,她一路堕落,尝尽人间辛酸。她渴望过上正常人的生活,相夫教子,但冷冰冰的现实让她四处碰壁。她受够了人间的苦,凄惨的命运让人同情,但她一旦凶起来,也是心狠手辣。她被阿美算计,惨遭徐老板安排的人的无尽蹂躏,在阿兰的帮助下逃脱魔窟,不惜一切代价最终把阿美活埋。在杀害阿美的时候,她说:“害我至此的人也不只是你,但奈何我收拾不了别人……只抓得到你,只怪你是祸起之源,我不得不让你死!”这就是叶知秋这类小人物的真实写照,她努力试图挣脱人间炼狱,过上光明的生活,最后甚至不惜抢夺表妹叶一生的男友,希冀能够获得幸福。但最终,她发现自己在这个世界已无立身之地,一路追求阳光的她最终在黑暗中死去。

  叶知秋的悲哀,不仅在于她终其一生追求幸福而不得,更重要的是,她至死都不明白悲剧的根源何在。她生性乖戾,幼小时被人糟蹋,这只是她一生苦难的缘起,此后,她一直不曾掌控自己的命运,把幸福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男性身上。从最初的男友康以明到后来的小马哥、徐老板、三哥直至最后的何耀辉,她拼命抓着他们,期盼有朝一日能走上正途。 但她出卖肉身的过往最终出卖了她,无尽的悲惨往事只能博取他人一时的同情,要想真正赢得别人的尊重,惟有自强自立。这是叶知秋至死未能知晓的道理,同样也是像叶一生这样的平凡女子需要记取的生存哲学。叶一生对何耀辉是百依百顺,但最终换来的不是白马王子的一生相守,却是无情的背叛。痛定思痛之后,叶一生选择了正确的方向,没有重蹈表姐叶知秋的覆辙。这也正是《澜本嫁衣》一书的最大现实意义——只有认清了自己,才能珍视自己;只有看清了这个世界,才能真正地热爱这个世界。

  正如七堇年在《澜本嫁衣》自序中所言:“我以书写讣告般的心情着笔,为人心的希望和幻灭,为人间的纯洁和污秽,书写散发着腐臭的供词。我想我义不容辞。”在对生命的凭吊中抒发对人间世界的真实情感,这才是《澜本嫁衣》一书带给我们的最深层印象。穿越那些肮脏与污秽,懂得珍惜与自爱,好好生活,才是生命最朴素的真理。

  梳理七堇年的创作历程,我们会看到,这个年轻的女孩正在一步步地踏实成长。最近看到的短文《灯下尘》《站者那则》更显示了她字里行间的变化,她的文笔更加洗练成熟,语调更加平实沉静,更加接地气。没有了过往的华丽,变得更加耐读、更有意味。正如七堇年在《被窝是青春的坟墓》新版序言结尾写的:“黄昏无霞,何以为黄昏;青春无你,何以为青春”。相信经历了心灵蜕变的七堇年会写出更加引人瞩目的作品。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