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纯:用色彩说话的作家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7月24日08:12 周 明

  因个人经历或所处环境的不同,任何时代、任何一位作家的作品都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近年来,在散文领域的各项赛事里连获大奖的陈奕纯散文作品以其色彩绚丽、斑斓多姿的鲜明特点愈来愈受到散文界的关注。

  陈奕纯成长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里。读书、习武、练书法为这个懵懂少年五彩缤纷的梦想编织了翱翔天宇的翅膀。 长大后,他自然就读了大学,又做了教授,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派蓬勃向上的盎然生机,这就为他以后的所有作品打上了一层厚厚的底色,无论是他的书法绘画作品抑或是文学创作都将以浓墨重彩、色彩斑斓赢得读者的喜爱。

  在散文界已颇具影响的作家陈奕纯步入文学殿堂的时光不是很长,作品也不算太多,比起那些中学出书、少年成名的时尚流行作家在网络的影响恐怕是“稍逊风骚”。但陈奕纯却以其知名画家的厚重底蕴、以娴熟于赤橙黄绿青蓝紫随意泼洒的多彩之笔杀向文坛,确也让中国散文界为之一振。

  陈奕纯是一位用斑斓色彩说话的作家。在他的散文集子里,我们可以欣慰地读出栖息于江岸泰州水乡泽国那一只鹭鸟洁白的羽毛(《我吻天使的羽毛》),我们还可以看到“好一片着了火的霞光,好一片着了火的山!霞飞处,天地红,方圆29平方公里,鬼斧神工的山,视死如归的山,清奇秀丽的山,含情脉脉的山,石峰,石堡,石墙,石柱全都着火了”。这是陈奕纯对广东韶关丹霞山的一段水彩画般的描写。红彤彤的火焰跳跃着,歌唱着,燃烧着,升腾着,美轮美奂的丹霞地貌在一个作家的七彩笔下似一幅巨型画作铺展在我们面前,你不得不承认一个极富才华的作家神来之笔的无穷魅力。在《泼墨绵山》《晨光》《看油菜花的人睡着了》等多篇文章里,作者都有色彩迷人的生花妙笔。握惯了画笔的陈奕纯更钟情于用色彩构筑他的语言系统,《布谷飞过北京城》《大地的皱纹》《看着你一天天苍老》,要么是明丽璀璨的天空,要么是厚重苍凉的大地,或者是满头银发的老娘,《泼墨绵山》用的色彩是笔之墨,那《着了火的霞光,着了火的山》用的色彩则是意之墨,《福香福香》用的色彩则是韵之墨,《我吻天使的羽毛》用的色彩则是心之墨,《看着你一天天苍老》用的色彩更重了,那就是情之墨,那是人间最纯的母子深情,他用的是一种淡淡的语言,轻轻的口气,他本来是想用这种娓娓道来的笔调来化开这种深情,可到最后化开的却是读者的如雨般的眼泪。如果一个作家把文章都写得如此色彩丰富的话,那身为画家的他,一定也是在用颜色抒发他何等深厚的情感。

  用色彩说话是成熟作家的语言文字功力所在,不是简单的用形容词码放和堆砌。用色彩营造一种意境,表述一种观点或者抒发一种情感,一定要有恰如其分的语言和色彩担此重任,像“诗圣”杜甫“三吏”“三别”中的阴沉、灰暗色调以表其沉郁、顿挫的忧国忧民情怀;“诗仙”李白诸多诗篇里轻松、明亮色调表现了诗人放荡不羁、蔑视权贵的高傲性情。《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或色彩鲜亮或明灭互见,无不是作者那一阶段心路历程的影像。用色彩说话应该是画家陈奕纯从容地款款走向中国文坛,走进中国散文界的显著特点之一。   

  其实,更多的时候陈奕纯是作为中国颇具影响力的中青年实力派画家活跃在中国书画界的。他是知名的书法家、画家、博士、教授,是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他的30多件大尺幅书画作品被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和天安门城楼等部门和单位收藏,部分作品在重要位置悬挂。这是作为画家兼作家的陈奕纯的荣幸与光荣。   

  宋代文豪苏轼十分欣赏唐代“诗佛”王维的诗歌。他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的这句评语成为后来多少诗人和画家终生追求的极致目标之一。作为中国散文界的同仁,我也希望无论是画家的陈奕纯还是作家的陈奕纯,继续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方面多做些揣摩和研究,长此以往,坚持不断,前途必定辉煌。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