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军区:
军区政治部文工团演出小分队于5月下旬赴河南信阳、驻马店等地慰问演出。演出小分队轻装简行、一路奔忙,8天时间行程2900多公里,为15000余名基层官兵和驻地群众慰问演出13场。
慰问演出期间,演员们始终以过硬的作风、娴熟的技艺、饱满的激情,真诚诠释着唱兵演兵、服务部队的艺术追求。《汉子响当当》《好男儿要当兵》《依旧当兵的人》等一首首激情澎湃的歌曲不断引起官兵的共鸣;幽默风趣的快板小段把官兵们火热的军营生活演绎得栩栩如生,逗得大家合不拢嘴儿;青春靓丽的舞蹈、优美动听的民乐演奏给青年官兵带来唯美的艺术享受;演员们和现场官兵一起纵情高歌《坚决打胜仗》,唱出了官兵听党指挥、能打胜仗的豪迈情怀和坚强决心。
精彩的演出,极大地鼓舞了官兵们的战斗精神,激发了他们的训练热情。部队官兵普遍反映,这次慰问演出队伍规模虽小,但效果很好;演出节目虽小,但作用不小。部队官兵纷纷表示,能与艺术家们一起联欢互动,感到非常高兴、非常愉快,大家一定牢记军区首长的关心厚爱,积极为建成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战斗队伍作出更大贡献。(吴玉明 朱新杨)
广州军区:
春夏之交,军区政治部文工团“一团火”演出队历时两个多月,辗转3万多公里,为基层官兵送上了70余场“文化精神大餐”。 “文艺创作成果惠及基层官兵,是这次慰问演出的主要目的。”带队领导、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团长傅勇凡告诉记者。今年年初,军区党委把“一团火”为兵演出作为激发官兵实现强军目标精神动力的重大举措,节目档次之高、演员阵容之强、覆盖面之广,都堪称历史之最。记者翻阅节目单看到,这是一台集杂技、相声和舞蹈于一体的文艺“大餐”,包括了在世界杂技比赛中获得最高奖“金小丑奖”的杂技《东方天鹅》、登上今年央视春晚并获得广泛赞誉的杂技《冰与火》、获得全国相声大赛金奖的相声《猴岛趣闻》等精品节目……“金小丑”奖得主吴正丹、魏葆华等一大批享誉军内外的知名演员闪亮登场。
“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零距离观看这么精彩的表演!”看完“一团火”演出队表演的杂技《力与美》后,广州军区某炮兵旅藏族新战士加永次仁惊得目瞪口呆。艺术的震撼力,不止让加永次仁一个人感受强烈。从桂北山区到海岛椰林,从边防哨所到特区军营,场场慰问演出,场场掌声雷动。45000多名官兵观看,人人感同身受。
桂北山区,梅雨霏霏。按计划,“一团火”演出队要到某旅演出,得知部队紧急拉动演练后,临时改变路线,划分三个演出分队,迅速奔赴演练部队途经的路段,沿途呼喊战斗口号,鼓舞行军斗志。在该旅宿营地,演出队以天为幕、以地为席,给官兵送上了一场“精神及时雨”……在帐篷、在靶场、在甲板,“一团火”演出队处处反映训练生活题材。杂技《冰与火》展现了军人的阳刚和力量,在某部驻训地和某炮兵靶场演出时,这个不到5分钟的节目,赢得20多次热烈的掌声;群舞节目《大比武》,举手投足间展现特战女兵精武强能、柔中带刚的群体形象……
“一团火”演出队此次慰问基层还有一门“必修课”,那就是从火热的基层生活中寻找创作素材,丰富艺术修养。在东瑁洲岛,当得知岛上生活条件艰苦、文化娱乐单调,有的战士六七年没回过一次家时,演员们感动不已。演员贾双辉突发灵感,当即对歌曲《给家捎个话》进行修改,夹杂问候情节,歌曲饱含深情,演出后反响强烈。一路巡演,一路收获。短短两个多月,演出队收集了某特战旅营长刘珪、“塔山守备英雄团”教导员郑溢祥等10多个典型事迹,为创作一批贴近基层、贴近生活的高质量文艺作品挖掘了第一手素材。主持人任妍原本从事舞蹈专业,这次随“一团火”演出,两个月几乎全程主持节目。当她发现基层战士大学生增多、接受新鲜事物较快等特点后,不失时机地穿插幽默、时尚的元素,适应了观众的欣赏特点。
“一团火”演出队30名演员,最小的17岁,平均年龄不到24岁。到东瑁洲某海防连演出时,正逢建岛60周年。当时岛上地表温度超过了46℃,站在地上都烫脚,不少演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中暑和晕船。大家没有歇停,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演出中。汗水泪水在歌声中交融,台上台下在激情中互动,形成了一幅感人的画面。台上是演员,台下当老师。在某通信站,曲艺演员逗笑点评了士官严崇彪创作的快板作品,耐心讲解快板创作;在某边防团,杨蔓等演员现场指导节目排练……据统计,此次“一团火”演出队利用演出间隙,组织业务讲座18场,辅导基层业余文艺骨干200多人次,发放教学光盘、MTV500余张。(姜博西 李华敏)
西藏军区:
双簧演员聂运海缺氧难耐,他在演出中临时加上吸氧桥段。走下舞台,聂运海就被送进卫生队输液治疗,躺在病床上的他还惦记着下一场演出。这是发生在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赴那曲演出期间的感人故事,演员们将舞台当成战场,奉送欢乐,深受藏北官兵好评。5月13日至15日,文工团团长许明扬带领由14名文艺骨干组成的文艺小分队,赴驻守海拔4500多米的那曲军分区慰问演出。5月的那曲,空中还飘着雪花,可演员们的激情演出,仿佛能够融化冰雪,温暖兵心。
那曲军分区礼堂座无虚席。女声独唱《祝福吉祥》《格桑花》等民族歌曲,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官兵感受到了第二故乡的优秀文化;微小品《紧急集合》寓教于乐,强化了官兵“练兵打仗、能打胜仗”的国防思想;小品《结婚》讲述了高原军人、军嫂为了实现强国强军梦,不顾小家顾大家的高尚品格……演出高潮迭起,礼堂变成欢乐的海洋,官兵们纷纷为演员披上圣洁的哈达,献上自己在温棚里栽种的鲜花。
第一次来那曲的主持人黄茜感叹:“远在阿里,苦在那曲。”走遍西藏的她之前不相信那曲没有树,但走进军分区营院看到仅有假树屹立时,她哭了。登台主持,她向台下的官兵敬礼致敬:“那曲不是没有树,驻防在这里的官兵都是树——是一棵棵生机勃勃的树,是生命禁区坚强傲立的常青树。”第二次到那曲的男歌手王隽把这次演出定位为“回家”,他说自从上次踏上这片土地,心里就有了牵挂,有了思家的感觉。
其实,演员们不仅在台上倾情,台下也没闲着。刚到那曲时,他们就给军分区送光碟、修音响。演出结束后,演员们还抽出一天时间,对军分区的文艺骨干进行帮带,培育欢乐的种子。随后,这支文艺小分队还将深入日喀则、山南、昌都等边防部队进行慰问演出。(张 虎 晏 良)
总政话剧团:
总政话剧团一行25人近日赴总装驻西安、河南基地慰问演出。在13天的时间里,演出小分队先后进行了20余场演出,辅导业余文艺骨干近百名。
此次陕豫行,话剧团派出了魏积安、郭达、王丽云、孙涛、邵峰等一批知名艺术家,组成强大的演出阵容,精心复排了一批曾参加双拥晚会、央视春晚、在军内外比赛中夺得大奖的节目。演出服务队牢固树立为兵服务宗旨,除在各基地首区演出外,还赴团站、下连队、进点号、访夫妻哨,把服务送到最基层、最一线,并为家属加演专场。从追星牧舟的航天一线到武器装备生产车间、从高新武器试验场到电子对抗靶场,掌声如潮。演出服务队管理严格、纪律严明,不给部队提任何条件、添任何麻烦,无论是知名艺术家,还是青年演员,都把自己的艺术积累悉心地传授给业务骨干,良好的作风给基层官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路春风一路情,春光愈暖情愈浓。这次演出服务活动在广大科技人员和部队官兵中引起强烈反响,受到热烈欢迎。他们普遍反映,慰问演出不仅能近距离品味到高层次、高水平的艺术盛宴,更能体会到上级首长心系基层、心系官兵的殷殷之情。奋战在武器装备一线的官兵纷纷表示,一定把首长对官兵的关怀厚爱,转化为铸国防盾牌、当强军先锋的强大动力,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当时正在备战神舟十号、嫦娥三号任务的参试官兵表示,此次慰问演出就是一道战前动员令,决心以能打胜仗为标准,全力以赴,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而努力奋斗。一位普通的夫妻哨驻守士官说:“我做梦也没想到,会有那么多平时只能在电视上见到的明星一下子出现在家门口,就给我们一家人表演。他们的笑声、歌声会长久留存在我们脑海里。我会站好每一班岗,完成好每一个任务,为部队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王梦欢)
解放军军乐团:
一支53人的解放军军乐团演出分队,近日东进辽沈、南下三湘,先后为武警辽宁总队、沈空部队、沈阳军区某集团军及国防科技大学的官兵和军校学子们奉献了6场军乐盛宴。
军乐音乐会既有庄严豪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又有艺术展现军队历史的《难忘的旋律》;既有雷霆万钧的《胜利在召唤》,又有狂飚突进的《边防骑兵进行曲》;既有深情柔美的《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芦花》《我爱你,中国》《祖国,慈祥的母亲》,又有节奏明快的《美好的情感》《龙舌兰》《摇摆的羽毛》等。为适合青年官兵的“口味”,他们还把流行元素“嫁接”到军乐艺术中,专门编配了两首脍炙人口的流行金曲。在不同场次的演出中,他们还分别准备了《忠诚卫士之歌》《我爱祖国的蓝天》等曲目,通过这些耳熟能详的曲目拉近与官兵的距离。演职人员把交响管乐、重奏、独奏、声乐有机结合起来,穿插安排了军乐知识讲解、乐器介绍、国歌演示和观众上台指挥乐队等特别节目,观众都表现了极大热情,台下座无虚席,掌声不断,笑声不断。
在武警辽宁总队演出时,当4名年轻帅气的萨克斯手演奏着《美好的情感》从台上走到观众席时,全场沸腾了,大家忘记了训练的疲惫,精神格外振奋。在沈空部队和战斗英雄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某旅演出时,官兵们随着音乐的节奏热情击掌,当演奏乐曲《龙舌兰》时,大家配合演员纵情欢呼,台上台下融为一体,汇成了欢乐的海洋。在被誉为“暴风雨部队”的某旅演出时,观众指挥乐队环节颇受大家的欢迎,接连上来10多名“客席指挥”,连女兵们也走上台跃跃欲试。当他们“指挥”完乐队,从军乐团指挥张治荣手中接过精美的CD纪念光碟时,非常激动地说,“今天是我最难忘、最高兴的一天。”在国防科大演出现场,学员们沉浸在美妙的视听盛宴中,观看节目的热情始终非常高涨。当年近60岁的歌唱家韩芝萍英姿飒爽地出现在台上时,这位“军乐战士”一丝不苟的演唱、满腔热情的话语和母亲般的笑容,令全场观众深受感染和感动。
应武警辽宁总队之邀,军乐团指挥家张治荣、歌唱家韩芝萍、作曲家陈丹等专家,认真观看了部队新近创演的音乐情景剧《总经理当兵》,对节目的修改完善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建议。在某旅,陈丹怀着对战友们的深情,连夜为他们创作了《炮旅之歌》,第二天上午就在战士中组织教唱,大家高兴地说,“没想到这么快就产生了这么好听的旅歌。”在某旅业余军乐队,短短几个小时,演奏员同战士们就成了亲密的战友和“同行”。晚饭后,范冰玉、国海涵等几名战士拿着教材来到军乐团入住的招待所,向刘新波、马祥云等同志请教军乐队列表演和打击乐演奏,演奏员们热情耐心的讲解和亲切的鼓励,使他们的心贴得很近很近。在国防科大演出时,大家为学校业余演奏员进行辅导,帮助他们培养一个“不走的军乐团”。(徐 剑 雷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