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解放军总政治部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召开了军事文学创作座谈会,会后,中国作协成立军事文学委员会,巴金任主任。后来改组过一次,刘白羽任主任。1990年代以后就没有活动了。当时的军事文学委员会成员,如今多数都老了或者故去了,最年轻的当数李存葆和朱苏进。2000年前后,我们曾经与中国作协酝酿恢复,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
建军86年了,军事文学几乎与军队的成长发展同步。作为解放军艺术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军事文学曾经在战争年代发挥过重要作用,进入和平年代之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军事文学作为人民群众特别是战士和青年的主要阅读源,也曾经有过风光无限的地位。改革开放之初,军事文学作为整个中国文学的一部分,突然复苏并且掀起了新的浪潮。当时,老、中、青三代作家以不同的创作姿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创作。在《西线轶事》《高山下的花环》《射天狼》等作品的带动下,曾经井喷式地出现过一大批优秀作品。那时,因为有中国作协军事文学委员会,部队和中国作协的互动也极为密切,军队作家到地方深入生活和地方作家到部队参观访问,成为经常性的活动。军事文学创作呈现出一种集团冲锋的态势,作家们都很活跃,各种题材体裁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在全国各类文学评奖中,军队作家常常名列前茅。
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之初开始,除了少数作家仍能在中国文坛的潮头引领风骚之外,整个军事文学已经淹没在文学大潮之中,几乎显露不出自己的头角。从表面上看,这是军事文学的悲哀。其实,我觉得这是军事文学进入了正常发展阶段。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军事文学只是文学,如果不是由于意识形态的特殊要求,军事文学只应当是文学。既然它只是文学,所以,除了少数优秀作家之外,多数作家只是一般的作家,他们混同于其他一般的作家,那不是太正常了吗?另外,在革命年代,在疾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中,文学是“党的文学”,是作为革命的工具的,因此,文学服从于革命,为政治服务,那是必要的,很容易理解。经过“十七年文学”和“文革十年”之后,198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那是因为“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口号,本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历史条件变化之后,它所具有的片面性就突出地显现出来。文艺与政治是同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二者之间不是隶属关系,而是相互影响的并列关系。其实,不仅是政治,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文学发生影响并且也受到文学影响的还有宗教、哲学、道德等。况且文学艺术还有自身的客观规律。在这种情况下,军事文学不再那么“中心”、“重要”,就是可以理解的了。那么,军事文学要怎么发展呢?我认为应当更多地关注文艺自身的发展规律。邓小平同志的另一段话很有指导意义,他说:“文艺工作者还要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所有文艺工作者,都应当认真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古今中外艺术技巧中一切好的东西,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完美的艺术形式”。
军事文学要有一个繁荣、美好的明天,作家们自然要努力,这是最重要的。但是,军事文学又是解放军总部机关大力扶持的一项事业,该怎么扶持呢?第一,加强创作室队伍建设。各大单位创作室确实集合了一批能人,但是,这里也有不会写东西而滥竽充数,或者只是为了解决待遇而在这里混日子的。我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到某大单位出差,曾问一位有一定名气的作家有什么新作,他说,创作难、任务重、时间紧,没写什么新作品。我说,你看解放军文艺社的某某编辑、某某单位的某某业余作者,不是都写了很不错的作品吗?他说,业余作者没压力,挤时间写就行了;我作为专业作家,压力很大,不能写不好,因为是专业作家,不用挤业余时间,但是时间过得太快。早饭后9点开始写,10点多去菜市场买菜,做饭,吃饭,午睡,下午3点开始写,到5点又收笔了,晚饭后还要散步。就是这个作家,几年后拿出了一部作品,根本就读不下去,摆在书店里完全无人问津。文学是一个需要全身心投入,需要呕心沥血,需要比谈恋爱还要有激情的事业。他只剩下“混”,完全没有激情了,怎么可能写出好东西呢。第二,发掘和帮助文学新人,制定为业余作者请创作假的制度。要为有切实创作规划的业余作者请创作假,安排他们到各大单位创作室学习和工作半年到一年。这样做,可以保证创作人员对部队现实生活的实时了解和把握。对业余作者会有较大帮助,也能够使专业创作人员感受到必要的压力。
说实话,对中国军事文学的未来,我更寄希望于业余作者。这几年,确实有非常优秀的业余作者冒出来。1990年,解放军艺术学院原院长胡可同志,以中国作家协会军事文学委员会委员的名义率领中国军队作家代表团访问前苏联,和前苏联作家协会军事文学委员会交流。我当时问,苏联的军事文学很强,苏军有多少专业作家?回答是一个都没有。前苏联军队所有的作家都是业余作家,他们的职务有教授、编辑、记者等等,除了文学创作,他们另外还有本职工作。军队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地方作家专门写军事文学,成绩也相当可观。因此,要大力加强对业余作者的扶植和帮助,同时,也要加强与从事军事文学创作的地方作家的联系。
我们不是有不少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的得主了吗?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不也是从军队中成长起来的吗?有中国作家协会军事文学委员会和解放军总部机关的支持、引导,有军内外作家的共同努力,军事文学的明天一定会更繁荣、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