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庆祝成立60周年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6月17日08:24 刘 颋

  6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60周年所庆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捷、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汤恒到会祝贺,张炯、陆建德、谢维和、汪晖、傅刚及北京高校、科研机构的学者,文学所在职和离退休职工等200余人参加了活动。会议由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跃进主持。

  铁凝说,文学所所庆既是学术界的节日,也是文学界的节日。镌刻在文学所历史上的那些光辉的名字——郑振铎、何其芳、钱锺书、俞平伯、卞之琳、余冠英、蔡仪、陈荒煤、沙汀、吴世昌、唐弢……他们不仅是博大精深的学者,也是卓越的作家和诗人,他们赋予了文学所独特的性格和传统。文学所不仅是学术的殿堂,它还始终站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前沿,在这里酝酿发端的知识和思想,60年来为中国当代文学提供着丰富的滋养。很多前辈和朋友,作为理论家、评论家,多年来活跃地参与着中国文学的探索和创造。大家对文学现象与趋势的深刻洞察、对作家作品的解读与批评,不断深化和拓展着作家和读者们对时代、对文学的理解。也正是由于大家执著的努力,当代文学才在不断经典化的过程中有力地回应和接续着中国文学的光辉传统。我和很多作家都曾在写作生涯中领受过来自文学所的启示、激励和指正。铁凝说,60年来,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一直保持着亲密的合作关系。近些年来,在中国作协的各项评奖中,在各种研讨和批评活动中,文学所都给予了有力的支持,来自文学所的学者们的声音一直是文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前身为1953年成立的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1955年划归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1976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随之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在文学所设有文艺理论、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民间文学、比较文学、台港澳文学、文学文献等多个研究室,《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中国文学研究年鉴》三个杂志编辑部,以及数字信息工作室、中国文学资料信息中心、图书馆等研究辅助机构。

  文学所有着辉煌的历史,许多中外知名的专家学者都曾在这里工作。文学所也有着雄厚的科研实力,硕果累累。研究所成立后出版的《古本戏曲丛刊》《中国文学史》《文学概论》《美学原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中国文学通史系列》《中华文学通史》等集体研究项目以及钱锺书的《管锥编》等重要学术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都有极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除此之外,文学所还编辑出版了多种同样有着重要影响的研究类﹑选本类﹑资料类丛书。近年来,文学所在文学基础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美学、文学史通史与阶段史研究、台港文学、比较文学、民间文学,以及文献资料的整理与研究等方面,都有许多新的重要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好评与重视。

  为纪念建所60周年,文学所编辑出版了《岁月熔金》《甲子春秋》《翰苑易知录》《告别一个学术时代》《文学研究所所志》,比较清晰地呈现了中国社科院文学所60年风雨历程中一个个不应该被遗忘的脚印。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