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淡如的很多散文,每每以生活琐事为出发点,写得很有感觉,也很有文采。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的小说也写得很好。《没有在一起,也好》以当下波及各层面的婚姻情感生活为主题,把孤独的、举棋不定的情感困惑写得很有张力。应该说,会写小说的人很多,但把小说写得很好看的人并不多。由此可得出结论:吴淡如是一个讲故事的能手。
婚姻和情感,历来是小说离不开的话题。人在情爱场中的欢乐、痛苦、悔恨和迷惑,容易引发读者深刻的共鸣。本书的故事围绕着两条爱情主线,将一厢情愿的单相思、两心相悦的“如意爱”、矛盾刺激的婚外恋和无法跨越的儿女情,巧妙编织在一起,敏锐刻画了现代成熟男女的爱情与人生。书中的两对男女主人公在相遇、相爱、相守的路途上徘徊迷惘、艰难选择尤其令人深思。廖紫娟一厢情愿地爱着张百刚,爱得毫无原则,甚至任由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郭素素与李云僧,本来是两个孤独的灵魂,他们的相爱好像仅仅限于找到了拥抱取暖的对象。而且他们都面临着现实的诱惑。能够一直走下去吗?逃离会不会更幸福呢?无解。故事里的人物在爱情面前,就像森林里孤独的树,面对鸟儿不时而来的憩息,没有太多的自主权。之所以仍然在一起,是想把温暖留得更久一些。
这是当下现实生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都市爱情,或者说,这是都市人在生活的重压之下,在喧闹而又寂寞的情感困局中的真实展现。他们不顾一切地开始,又无奈地转身离开,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爱情的“事故”。偏偏,这些“事故”遇到了一位女作家的慧眼。她在一番巡视之后,把它们变成了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吴淡如不仅是台湾的知名作家,而且还是一位节目主持人。她在主持节目和写作之间转换着角色,做到了著书和主持两不误。近年来,吴淡如的作品也受到大陆读者的喜爱,读者认同的是她作品清新的风格和自然流畅的文笔。她的书,一般都以励志、爱情为主线。如《每一次相遇都是奇迹》《不生气的技术》《时间管理幸福学》等,包括这本新出的《没有在一起,也好》,关注的都是当代人的婚姻情感生活。但在这个容易感伤的题材中,她却坚持着情绪饱满的写作。她把自己对于人生的挣扎与经验,写得坦然、诚挚,认真而睿智地分析和讲述人间的悲喜。
从作品可以看出,她的情感价值观决不颓废。尽管人们知道,爱情有时候就像两个玩橡皮筋的孩子,最后受伤的,一定是不愿放手的那个。但吴淡如告诉我们:在追爱的旅途上,谁的过错与谁的错过并不那么重要,每段情感的迸发和陨落都是生命轨迹的必然。无论时代怎么发展,社会怎么进步,关于婚姻的严肃和真爱的珍贵都永远不会改变——婚姻需要经营,真爱值得坚守。所以,她的书一直受到很多女性读者的喜爱。
单看书名和装帧,让我产生的第一个联想,仿佛应该是讲年少时爱而不得的青葱岁月,谁知道这却是一个直指当下婚恋危机的故事。既有真情私欲,也说道德伦理,写得力透纸背。《没有在一起,也好》的迷人之处,是它一如既往地传达了吴淡如温婉知性的气质。她的小说亲和力很强,文字中满篇都是那种柔声细语的温暖、那种亲切自然的邻家姐姐式的“絮叨”。比如她说:“当你遇到一个人之后才开始发现,自己心里有一个空缺的地方,开始期待有人来填补,或者发现自己原来非常非常孤独,那么,那就是你逃不过的感情。”比如她又说:“不管他们的关系多亲密、彼此多相爱,爱情都只是一个飘忽的影子,一条细细的丝绳,只要一点点现实的力量,就可以轻易把她和他的联系扯断。”当这些话如小溪般在书中流淌的时候,我相信你一定会想起那些曾经相遇过的人,曾经相爱过的人,想起留在你脑海中的喜悦、泪水、爱和恨……这可能就是这本小说的“魔力”,它能够让你看得更开一点,想得更远一点,最终你也终于认同了吴淡如的那一声轻轻地喟叹:“没有在一起,也好”。
实话说,这部小说在情节的展开上略显俗套,但它从容的描述和细节设置,弥补了这种不足。吴淡如善用她细腻的丝线,层层叠叠的勾连和演绎故事,于是几组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便像一方色彩斑斓的织锦次第展现。所以艺术大师们都说过:重要的不是写什么,而是怎么写。“怎么写”说白了,就是怎么讲故事,会不会讲故事,能不能把故事讲得让人爱听。从这个意义上说,看看别人怎么说,怎么讲故事,还是很有必要的。
(《没有在一起,也好》,吴淡如著,现代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