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震启的精印诗文书法集《在网一方》,是一本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而又精彩的好书。书的设计模拟电脑博客版面形式,表明它的全部内容取自作者(全国首界博客大赛“十大版主”之一)的博文帖。这也是书名《在网一方》之出处所在。此书同时又以诗书合璧这一中国传统文人最典型的笔墨形式而展开。全书500多页,大16开钢板纸彩印精装。全部是作者自书诗、词、歌、赋、信札、题跋等原创之作。以一手刚健潇洒的小楷或小行书为主打,辅之以干练、精到的小楷和质朴雄厚的隶书等,再配以适当的插图,既时髦又传统,新颖奇特,独具匠心,美不胜收。
此书内容广泛涉及作者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举凡师友往来,纪游,政治时事感怀,工作生活的纪实和甘苦品味,杂感、随想、题画、咏物等等,不一而足。文字表现方式则以旧体诗词歌赋为主,也有新诗、散文、随笔、歌词等等,可谓琳琅满目,包罗万象。
欣赏此书,我首先感动于吴震启强烈的爱国心,感动于他关注社会、弘扬道义精神的赤子情怀。他对时事、政治、社会现象、自然世界,有着易乎常人的敏感,总是带着满腔热忱,怀着一颗真诚、质朴而又极富浪漫主义的诗人情怀。书中收入诗词歌赋约千余首,全都是他饱醮激情,用一片真心写下,其中佳言好句,肺腑之音,奇思妙想如珍珠散落,随处可见。如此书代序《互联网赋》,全文225字,是篇短文。但它却是值得关注并珍藏的一篇优秀作品。它以精妙的文学形式,赋予互联网这一当代科技生活最典型事物以精神内涵,文辞优美,且具穿透力。再看此作小行楷书,也是笔精墨妙,神采奕奕,既见清瘦古雅之韵,又具灵动、开放之姿。恰与文词之美合成双璧,细细品读,滋味悠远,得一种全新的精神享受。
在《在网一方》中,词翰双美,珠联璧合的作品不在少数,以笔者浅见,如《人才赋》《和白蕉二首朱笔记之》《行草再读〈大学〉》《红豆峡》《文心·使命·家正》《遥念镜湖》《鉴湖感时寄北》《怀念炳森》《致张春弟》《处方一号感题》《浪淘沙·读沈善增博文》《十六字令·梅》《咏梅》《录旧作思乡》《答陈廷佑先生》诸作,可谓情真意切,翰逸神飞,感人至深。其《诗吟本命年》四首,或追忆童年,或寄托乡思,或抒怀咏志,可谓首首精彩。尤其《思乡》一首,以梦设喻,想象何等奇特。此作书法也同样是笔势飞动,线条轻盈明快,如醉如痴,诗书两境,达到完美的契合。
心存道义,坚持操守,以天下为己任,扶正压邪,扬善积德,是中国文人的优秀传统。吴震启在这方面可谓特色分明。他以敢说直话、真话而著称。其诗书之作依然具有这种质朴、刚鲠之气。他有一首《“大”、“名”别议》,对文艺圈“大师”、“大家”、“名人”满天飞现象给予辛辣的讽刺和一针见血的批评:喊“大”因非大,称“名”恐未名。钟张焉自誉?羲献岂求荣?老杜茅屋破,谪仙爵位轻。流光抛万物,百岁重真情。
文艺作品的格调高下,实即作者胸怀、境界的高下,当吴震启吟出“流光抛万物,百岁重真情”,他的胸中早已对世事变幻、名利物欲有过透彻的思考。惟其如此,他以轻盈简捷的笔调书写的此诗书作,才具有真切感人的艺术魅力。回视今日书坛许多所谓的书家,长年只知道抄录几首唐诗宋词,那样的作品如何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
吴震启作品中常以梅花自况。《在网一方》中有咏梅诗词不少,且大多写得很精彩。如《十六字令·再题雨梅》:梅,铁骨寒香景自奇。高情寄,无声朗月知。此作书法以一绘有梅枝的彩笺写成,用笔稳健厚重,点画之中透出刚毅自足的气息,堪称合作。又其《咏梅》绝句一首云:生逢俗地守真难,耻与凡花一例看。月色如霜诗韵冷,清香似水画图寒。此诗以笔精墨妙的行楷书写在一张绘有梅鹊图的彩笺上,且章法紧密,特意留下大块空白,奇特的视觉效果与诗的境界完美结合,览之令人爱不释手。
书法历来是写心抒情的典型艺术,但此中需要天资,并付出长期的艰辛努力。吴震启可谓深入此中妙处,故其所作往往得心应手。无怪其自抒所得云:“半世临池书始成,苍桑阅尽获新生。诗心一点千滴血,雪里梅花瘦自精。”他在欣赏王铎诗稿及其34岁所临《圣教序》后题诗至感道:“觉斯天分过人,然其功夫何等了得!自青年至中岁,广览、通临,渐成气象,诗被书名所掩耳。观此始知今人功力、学力、心力之不足也”。其“三力”说,是他诗书合璧生涯的经验之谈。《在网一方》中有数通致友人信札,写得极富情感,如《夜半灯下答晓蓉》,小字行楷书凡五纸,笔势温润,结字平和,整幅气息庄重而典雅,而信的内容,则是与朋友交流有关季羡林先生人格风范的感受心得,文辞恳切而感人。
读《在网一方》,深深为吴震启诗书合一的作品而感动,思绪久久不能平静。笔者不禁掩卷追问:当今书法号称繁荣,书法家数以万计,但有多少人能拿出这般具有感人魅力的作品?退一步想,书法展事频繁,作品堆积如山,这其中有多少属于原创,能真实反映作者心性情感?再退一步,当今书法家群体中,有多少人能用自己的诗词歌赋创作书法?又有多少人在临池学书的同时,把自己的人生修养,精神操守,自觉地置于社会文明的进步之中,并为自己提出相应的人生目标及要求?一个明确的事实,我们不能不正视:当今书法家的人文意识还处在蒙昧的状态。我们的书法同行,整体上还不明白,书法家首先是文人,因此我们理所当然应该强调文人的职志,树立文人的理想,担当起作为文人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吴震启的可贵,在于他始终职守中国传统文人的社会责任,不遗余力地运用手中之笔,关注社会、关注生命,题诗作赋,为当代社会、人群服务,为社会的和谐、美好贡献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