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的文化转型——以《山海经密码》为例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6月07日07:19 杨 早

  网络文学这种新的体式,对于“文学”构成了怎样的冲击?是否改变了我们对文学的定义?

  网络文学发展初期,大概还只是为广大草根作者提供一种另类的发表途径,其内容与之前的文学并无太大的差异,这也是当时于“网络文学”是否成立有很多质疑声音的原因。而当网络文学慢慢产业化之后,网络文学创作以它的低门槛、低成本和高风险的特点,创造出了一个巨大然而可见的写作金字塔。在网络文学的创作、传播与阅读中,所谓“文学”的定义其实已经在不断被扭曲和改写中。比如说《明朝那些事儿》或《贾志刚说春秋》,到底算是历史著作还是文学著作,边界会很模糊。但网络文学的读者并不在乎这个,不在乎你是不是文学或何种文学,而只要不断的快感奖赏(就是“爽!”),只要一个好看的故事。正是“故事”构成了网络文学的基础。这种情况下,对文学的定义、分类、分析都可能因为网络文学的普泛化变得边界很不清楚。这种情况将反过来冲击文学研究内部的学科构成与知识生产。

  跟前几年比,网络文学正在发生变化,我把这种变化描述为:网络文学正处于从亚文化类型向主流文化转型的过程当中,这个阶段肯定会有很多纠结与暧昧。此前网络文学似乎拥有天然的批评免疫力,因为它的法则强调读者至上、市场至上,因此可以推导出故事至上、快感至上。借助这套法则,网络文学可以规避文学研究界对网络作品文学水准的评判和挑剔。

  网络文学与纯文学孰强孰弱的问题一直在争议中。如果以市场、码洋、读者数为衡量标准,网络文学早已完胜。然而文化不是一个单纯量级的比较,网络文学需要提升,需要从中涌现出张恨水、金庸那样提升类型文学的大师,而大师的出现又基于有更高文学性追求的群体存在,否则网络文学始终停留于亚文化的层面,而无法完成向主流文化的转型。

  网络文学要超越亚文化层面,需要寻找一套异于市场法则的解读范式。然而我们不能直接将纯文学研究方式直接移植过来,否则就会像以市场法则来衡量纯文学创作,根本不在同一语境,无法进行有效的讨论。讨论网络文学需要寻找新的文学研究范式,才能凸显网络文学的特性与优长。只有在文本的特殊语境中进入讨论才是有效的。

  在讨论网络文学的文学性时,需要充分考虑到网络文学的特性,它是一种面向大众、相对自由、低起点、低门槛的文类。因此我们可能需要模糊掉某些惯常的文学性标准,比如说人物和语言,就不宜在讨论网络文学的时候过多的使用。

  在观察与讨论网络文学时应注重这些相对冗长的文本中呈现的多元性与创造力。阿菩的《山海经密码》显现了他的想象力。中国人的想象力自从先秦“以史代巫”之后就一直受到压抑,想象力往往寄寓在鬼故事与武侠小说之中。加上最近几十年我们又不准讲鬼,这个想象力就变得更加单薄。目前来看,网络文学中的玄幻与穿越两大类型是中国文学想象力的集中展示(相对来说科幻与侦探类型就比较孱弱)。

  重新激发与展示中国的想象力需要借助什么资源?有异域资源,比如英美的魔幻传奇如《魔戒》《冰与火之歌》《哈利·波特》,还有日本的动漫。另一条路就是在中国的历史资源当中寻找。《山海经密码》虽然是根据“史经中的一句话”演义出来的,但它自认是玄幻小说而非历史小说。从读者的评论来看,夸奖它的基本都会谈到《山海经密码》将中国历史与玄幻故事的结合,认为它在中国历史里面创造了一个玄幻空间。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上古历史是对《山海经密码》的一种加持,有助于激发读者内心深处的文化记忆,历史背景的丰富对作品本身是一种补充与映照。

  阿菩比较成功之处是在这一段历史当中构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不是历史的再现,因为上古历史暧昧难言,作者不必拘泥于当时的器物、典章、制度、语言、风俗,相对摆脱历史的束缚,只是借助历史构造出一个非常繁复的世界。这个世界繁复到一定程度,可以扩写成多部头的系列长篇。

  虽然阿菩使用了很多《山海经》里面的典故,但这些历史资源、经典符号跟他的故事之间仍然缺乏有机的结合和整合。

  历史资源如何与小说故事完成有机结合?中国古代小说里面引用《山海经》比较成功的是《镜花缘》,它也是借用《山海经》和唐代人物作为故事资源,但书中反映的是清代人的社会思想,同时也利用对古事古人的幻想来超越时下的思想局限。因此这种历史型玄幻小说的方向应该是将历史朝代、幻象世界和社会思想三者做一个有机融合。《山海经密码》中的社会思想不是没有,如莘不破与江离的辩论,谈及谁应该为盗贼的生命负责,而不是单纯的除之而后快,这就是以时代气息的思想介入上古世界。但是由于故事推进过于快捷和密集,类似的思考远远不够。

  在以历史为背景的网络小说中,史观问题也是应给予关注的部分。由于网络小说的自由与作者的多元,其中的历史观往往粗粝而简单,但也能提出很多尖锐的问题,反映出当下社会价值观的波动。如何成功地通过故事与人物去传达作者史观,而不是停留于热血与YY(意淫)层面,是网络文学与历史资源结合过程中需要挑战的难题。(杨  早)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