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张新科教授长期从事《史记》及中国古典传记研究,成就卓著,已出版《史记研究史略》《史记与中国文学》《唐前史传文学研究》《史记学概论》等著作,最近又推出新著《中国古典传记文学的生命价值》(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这是一部体大思精、新见迭出的宏著。
作者认为,传记文学是人类生命的一种特殊载体,尤其是无数优秀人物生命延展的一种重要载体:使他们的业绩永留青史,使他们的生命长存人间。这个载体能把今人的心与古人的心牵在一起,把今人的生命与古人的生命连在一起,把本民族的生命与整个人类的生命融为一体。这个认识抓住了传记文学的本质特征,这也正是作者研究古典传记的出发点。中国古典传记源远流长,从先秦到明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昂扬的精神,给我们留下无数奋斗者的足迹、奉献者的赤心。志士仁人或立德,或立功,或立言,以其高风亮节、赫赫功业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人生之歌。鲁迅曾称这些人为“中国的脊梁”。传主身上所体现的热爱祖国、爱好和平、追求真理、崇尚气节、积极进取、勇于创新、顽强不屈等精神没有随着历史的过去而凝固,而是一个继续流淌着的跨时间的文化流程。它对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至今仍放射着耀眼的光芒。优秀的传记作品能给读者以历史的教益、美的享受和生命的启迪。深入探讨传记文学的生命价值及其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可为今天的素质教育提供重要的依据,同时对于我们全面认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基于这种认识,《中国古典传记文学的生命价值》一书在全面掌握中国古典传记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立足当代现实,以呼唤更高层次的民族精神为出发点,探讨古典传记文学的生命价值、哲学意蕴、民族心理、忧患意识、悲剧精神、美学意义以及对中华民族精神形成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剖析民族性格中的劣根性对民族精神形成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揭示古典传记的当代价值,这种研究无疑又具有现实意义。
古典传记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载体,同时也是民族生命和民族精神的载体。它所承载的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平民百姓,涉及各个阶层。我们关注古典传记的生命价值,不只是关注传主生命的起点与终点问题,更应关注传主的生命观、生命价值等终极关怀。关注传主的生命价值,目的在于对人的内在本质进行深刻认识和反思,并进一步挖掘个体与社会、集体之间的生命关系。因此,深入研究中国古典传记这个特殊载体,可以为研究“人”的学问提供重要依据。同时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如何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使生命的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并走向永恒。该书着眼于传主的生命价值,揭示了古典传记中各种传主不同的生命价值观,突出优秀传主的生命主旋律,并对传主道德生命的复活升华进行探讨,给读者以生命的启迪。而关于传记审美价值的探讨,说明传记作者的重要性,传记作者通过美的形式使有价值的生命走向永恒,传主的生命与传记的审美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认识,也符合古典传记的实际。
该书格局宏大,角度新颖,自成体系,是传记文学研究的深度开掘和理论提升,许多论断都给读者以启发,此仅举其要者:
一、作者以大量传记作品为基础,从传主、作者、读者三个不同的层面揭示古典传记所蕴涵的生命价值。注意传主的生命价值、作者的价值选择、读者的接受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把三者看成一个完整的生命链条,矫正以往研究中重传主、轻读者之弊。从文学消费的角度看,只有通过读者对传记作品的阅读与接受,传主的生命才得以复活、传承,古典传记的终极目标才得以实现。如此立体化研究,有助于读者全面把握传记文学的本质特点。
二、注重文学与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关联性研究,而不满足于就文学论文学,以宏阔的学术视野探讨古典传记文学对中华民族精神形成所起的作用。古典传记的产生与发展,不是孤立的现象,它与古代学术、文化密切相关。作者把古典传记放到整个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如探讨古典传记的哲学意蕴、民族心理等问题,深入到传记的内部,多方面挖掘它的价值。尤其是将文学研究与史学研究相结合,既分析传记作品的文学价值,艺术魅力,也注重传记的真实性、客观性。
三、立足现实,审视历史,将古典传记文学的研究与当代民族精神的培育结合起来,重视研究的当下关怀。作者注重挖掘古典传记的积极入世精神、忧国忧民精神、爱国精神、创新精神等等,为弘扬民族文化提供理论依据。将古典传记研究与当代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显示古典传记永久的魅力,继承传统,面向现实,面向未来。作者从求真、求深、求美三大方面论述古典传记对当代传记创作的启示,强调作家创作传记,要以史学家的谨严去求真,以哲学家的睿智和心理学家的细腻去求深,以文学家的笔调去求美,确为的论。
四、通过古典传记文学的研究,为文学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视域。古典传记以人为描写对象,具有文史结合的特点,从传主内在的生命以及传记外在的艺术生命把握传记的价值,尤其是把“人”的生命作为核心进行研究,既可以充分认识文学的本质,也可以为研究“人”的学问提供证明。文学就是人学,通过古典传记生命价值的研究,为文学的生命价值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样式。
五、注重借鉴国外学术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作者借鉴挫折心理学理论,分析在逆境中奋发有为传主的内心世界;借鉴美国人本主义代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分析中国古典传记中的忧患意识;借鉴接受美学理论,分析古典传记的经典化过程,等等。
传记具有文史兼备的特点,正如胡适所说,传记是“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记文学在当代也成为重要的文类。不只在西方,就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实际来看,传记文学也颇为繁荣昌盛,从内容到形式,比古典传记有了新的发展。传记作家选择怎样的传主、传记如何写出传主的生命、读者接受什么样传主的生命,作者皆做了深度探讨,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作者治学态度严谨执著,富有创新精神,视野开阔,博学多识,具备开放型的知识结构,善于把各门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观点。可称王元化所说的“有思想的学问”,而不是为了学问而学问。作者研究学术,最善于超越,一次次地超越前人,也超越自己,该书是作者完成的又一次超越,必将在学术界产生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欧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