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即将亮相
重塑艺术品市场的信用与信心
近日,中国国家画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由中国国家画院、香港俊安集团及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联手打造的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将于本月底亮相。据悉,中心以打造集创作、经纪、展览、博览会、交易、拍卖、营销、传媒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艺术航母”为目标,通过艺术家服务平台建设、艺术品保真防伪体系建设、艺术品投资顾问咨询、艺术品交易流通模式探索等工作的开展,建立高效、规范的投资保障机制,传播正确的艺术品投资理念,重塑中国艺术品市场信用体系,使之成为艺术家与市场之间坚实的桥梁,为各方参与力量提供专业、权威和便捷的艺术品学习、交流、鉴赏和收藏的直接渠道,并在发展实践中努力探索解决阻碍市场发展的瓶颈问题。美术中心设在老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内,一期共拥有12500平米的艺术空间、52间名家工作室及两个大型公共展厅,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艺术产业集团。
在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介绍了中心的几大特色举措:一是作品保真;二是各个环节的防伪技术处理;三是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成立鉴定中心,并成立专业委员会进行艺术鉴定;四是银行提供保函进行信誉担保,中心提供回购服务。
张江舟认为,艺术品市场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的市场问题,因为它会反过来影响艺术的创作和研究。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转型已进入关键时期、攻坚时刻,中国国家画院作为权威艺术创作和研究机构,应该主动地、积极地、正面地去面对迅速成长中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为创新发展的路径与辅正中国艺术传统的传承创新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则表示,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的建立,将成为中国顶级艺术家的创作中心和中国权威的艺术品收藏经纪顾问机构,将在当代中国纷繁复杂的艺术市场中实现去繁就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本源价值,将真正重建当代美术价值体系的“中国精神”、“中国风格”和“中国标准”。
在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艺术品真伪、艺术品定价、艺术品投资风险及艺术品投资变现等问题由来已久,也是阻碍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的痼疾。几千年书画艺术史中,赝品几乎已成为中国书画的伴生品,以至在苏富比、佳士得等国际拍卖公司的拍卖图录上,都明确对所拍卖中国书画真实性“免责”,这个“国际惯例”又被国内所有拍卖公司完整复制。在艺术品市场天价成交额频出的背后,始终充斥着赝品争议,丑闻不断。如伪造文物“玉衣”被5位专家估价24亿元,并以此骗得数亿银行贷款;曾以“徐悲鸿油画”之名拍出7280万元人民币天价的所谓《人体蒋碧薇女士》被曝实则为中央美术学院首届研修班学生的习作;在知名拍卖行以数百万元买下的吴冠中作品被画家本人鉴定为伪作,购买者却维权无门,甚至在法律诉讼中落败……这些出现在艺术品市场的案例至今让人记忆犹新,而且,这类事件还在不断上演。
艺术品市场的赝品横行,以及现阶段书画艺术造假工艺之高,就连专家也难免打眼,以至于艺术品交易的一级市场画廊及二级市场拍卖公司都无法保证艺术作品的真实性。更何况一些交易机构利欲熏心,为一己私利不惜知假买假甚至制假卖假,使得投资者对交易平台心存质疑。这种局面已经严重制约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影响着中国艺术的未来。对于投资者而言,由于存在上述问题,收藏、购买艺术品更像是雾里看花,严重打击了公众对艺术品投资的热情。
而此次国家画院的美术中心提出希望从源头上解除艺术品造假的可能性,即中心只销售中国国家画院在聘的300余位在世艺术家亲自交付的作品。此外,中心还承诺对每件售出的艺术品做三重防伪技术处理,确保流通环节保真。第一重是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给每件作品开据一份防伪证书,每个证书拥有一个惟一的验证码,分正副本,分别由买家和美术中心保留。第二重是通过3.2亿像素扫描仪高清扫描后辨别画作是否是工业作品。第三重是每件从美术中心销售出的艺术品都会留有原件高清扫描文件,并存储在中心数据库中,通过调用数据库扫描件做定点的电脑高清放大比对,辨别真伪。
据介绍,美术中心还提出由银行提供承担风险的保函,进行保函销售的交易模式,规避投资风险并提供资本退出机制。美术中心将资产抵押给银行,银行为投资者提供保函。投资者在美术中心购买艺术品时,可以选择由银行开具贬值等额退现“保函”,或由美术中心开具贬值等额退现“凭证”。两年内,当艺术品贬值时,投资者凭贬值等额退现“保函”直接到银行兑取现金,或持贬值等额退现“凭证”直接到国展美术中心兑取现金。两年内,当艺术品升值时,投资者可以委托国展美术中心进行转手交易,升值的利润归投资者所有。销售方通过保函销售模式不但承担了艺术品贬值的全部风险,还为投资者提供转手交易,避免客户投资无法变现的风险,使不懂艺术品的客户也可以从事艺术品投资。
在艺术品收藏界一直流传着关于日本藏家宫津大辅的故事。就职于广告公司的宫津大辅以普通工薪族的角色,在过去的18年间,以“零用钱购买艺术品”的理念,用约3000万日元(约合200万人民币)购买艺术品,收藏了包括草间弥生、蔡国强、奈良美智等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作品数量达300余件,包括录像、绘画、装置、行为、观念艺术等,颠覆了大多数人心目中只有富人才能收藏艺术品的“成见”。让他感到自豪的是,在这些艺术家尚未成名之时,他就收藏了他们的作品。现如今,宫津大辅已经成为藏界大鳄,藏品价值可观。反观国家画院的300多名签约画家中既有名家大腕,也有众多知名度并不高的优秀中青年艺术家,美术中心所经营的艺术品价格势必会拉开档次,这就使得工薪阶层、普通民众进入艺术品收藏市场成为可能。或许不久的将来,宫津大辅的故事也会在中国上演。
如果美术中心的上述经营模式确实能够实现,重塑艺术品市场信用与信心,为不懂艺术的投资者解除后顾之忧,也许会引领全民艺术品投资时代的到来。此外,对现有的画廊销售模式、拍卖模式、艺术家私下交易等模式都会造成影响,推动整个艺术品市场格局的改变。希望能如杨晓阳所说的那样,“国展美术中心不仅将成为中国最好的艺术家服务平台,也会成为规范艺术市场和引导艺术市场走向的艺术示范区”。(颜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