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呼唤“有力量的阅读”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4月26日08:35 范 得

  时下,越来越多的事物被冠以“微”的名号,从微博、微信、微小说到微电影、微旅行等,我们悄然进入了一个“微时代”。粉丝、关注、转发……这些“微时代”特有的关键词,构建起一个虚拟的新大陆,形成一股“微力量”,推动着传统阅读方式的变革。在一年一度的“世界图书和版权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由北京出版集团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微时代的阅读——世界图书和版权日京版集团第11届讲坛”4月23日在北师大举行。李敬泽、叶广芩、解玺璋、刘明清、肖国良等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微时代的阅读”这一主题,畅谈了各自的观点体会。北京出版集团董事长钟制宪等出席活动。

  “现在的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工具就如同一个家庭的客厅,让我们天天周旋于各种客人之间;而阅读则像是书房或卧室,是我们用来面对自己、省悟自己的私人空间。现代人把大量时间花在了忙于接待客人、应付信息上,却越来越无暇照顾自己。因此,我们需要用阅读让自己扎根于深深的大地之中。”李敬泽的比喻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在他看来,尽管现在进入了一个“微时代”,但我们生活的大地永远存在。无论形式怎么改变,阅读的内在价值都未受到颠覆,与阅读相关的行业、群体在推动全民阅读方面存在义不容辞的责任。

  叶广芩在演讲中谈到,老祖先那种“文章真处性情见,谈笑深时风雨来”的洒脱和见识在电脑里是调不出来的,民族文化需要积累,它的主要部分永远深埋在历史中,藏匿在书籍里。发掘、传承、发展是我们的责任。解玺璋以“有力量的阅读”为题,阐释了在这样一个时间被分割得如此零碎的时代,读者应该编织独处阅读的空间,持续地学习、阅读。刘明清从出版人的角度强调,阅读目的不会因阅读手段的变化而发生质的改变。肖国良认为,即使不为“微阅读”唱赞歌,“微时代”也一样会来临,我们要正视、接受阅读带来的变化。钟制宪认为,阅读是获取知识和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出版人、媒体人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科技的发展都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自2003年起,北京出版集团已连续11年举办“世界读书日”相关纪念活动,涵盖了共享阅读乐趣、真实与虚构、厚重阅读、阅读点亮童年、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阅读与行走、阅读与博物等不同主题,不仅实践了“崇尚价值、以文化人”的出版理念,更表达了对公众的人文关怀,为促进全民阅读作出了切实的努力,产生了积极和广泛的社会影响。(范得)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