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开时 歌唱边防情
——总政歌舞团演出分队赴云南边防慰问演出侧记
为兵服务,对于部队专业文工团来说是一个永恒的情结。3月17日,总政歌舞团组织全体演职人员兵分三路,深入军营哨所“走转改”,为边防官兵送去了问候和祝福。出发前,他们举行了誓师大会,提出了“发扬老传统,重走光荣路”的行动口号,用真情为边防军人歌唱和舞蹈。第一支演出分队在团长张千一的带领下,来到云南省军区文山军分区某边防团。在火红的木棉花盛开之时,为驻守边防的广大官兵、家属和驻地群众带去了欢乐。
3月17日晚,文山军分区某边防团广场上掌声雷动。全体官兵、家属及驻地群众,为迎来总政歌舞团演出分队的首场演出而欢欣鼓舞。在乘坐了4个小时的飞机后,演出分队立刻换乘汽车,行车400公里,马不停蹄地赶往文山,到达边防团时已是深夜。第二天一早,演出分队顾不得旅途疲劳,在团长张千一的带领下到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当晚,首场演出开演。男低音歌唱家马子玉演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令人沉醉,而蔡国庆的《军中帅哥》则引起了全体观众的沸腾欢呼。主持人刘小娜在观众的盛情邀请下,加唱了《士兵小唱》《草原夜色美》两首歌,令全场气氛再掀高潮。女歌唱家杨九红一路上身体不适,但当她出现在舞台上时却精神饱满,用纯净嘹亮的歌声征服了观众的心。最后出场的是早在20多年前就来这里慰问演出过的女歌唱家董文华,她饱含深情地演唱了《十五的月亮》等4首经典歌曲,经久不息的掌声将晚会气氛推至高潮。尽管演出持续了3个多小时,官兵们还是意犹未尽。战士孙伟说:“这场演出实在太精彩了。我们只有更好地为国防建设作贡献,才能回报艺术家们的深情厚谊”。
虽然行程安排十分紧张,但演出分队还是决定到附近哨所加演一场。艺术家刘炽炎深情回忆起20多年前来这里演出时受到官兵热情欢迎的点点滴滴,感慨万端。在雾气弥漫的哨所旁,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为战友们倾情演唱。孙学翔一曲《当那一天来临》振奋人心,阿鲁阿卓用甜美的嗓音唱出了《遇上你是我的缘》,尹卓林、刘炽炎两位艺术家带来的相声赢得了满堂彩,泽旺多吉用浑然天成的歌喉唱出了这位淳朴的藏族小伙对边防战士深深的爱。
演出结束后,大家回到了住地。蔡国庆听说有一位名字叫马可的战士单独执勤站岗错过了观看,便主动请缨,去为马可演唱了自己的拿手曲目《士兵的桂冠》。马可激动得说不出话,用一个标准的军礼表达了自己对眼前这位艺术家的无限感激之情。
下午,演出分队顾不得休息,便直奔曾被中央军委授予“戍边英雄连”荣誉称号的某连。那里早已聚集了上百名观众,既有该连的官兵,也有当地群众。演出结束后,一位美丽的瑶族少女告诉笔者:“我从来没想到能在自己家附近看到这么多电视上的明星,他们都好亲切。他们的歌舞实在太美了。”与董文华合唱《十五的月亮》的边防团朱贞波股长兴奋地说:“一直觉得总政歌舞团遥不可及,通过这次接触,觉得他们非常和蔼可亲。他们给我们带来了精神食粮,全体官兵都非常振奋、非常激动”。
3月19日,总政歌舞团演出分队抵达另一个边防部队。他们为该部的一连、二连、三连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演出。在这里,小分队受到了各个连队的热情欢迎。没有鲜花,战士们就自发采摘了野花,编成花束献给演员们。在野花的映衬下,一身迷彩的艺术家们显得格外精神、格外有魅力。每场演出结束之后,张千一团长都代表总政歌舞团向被慰问单位赠送精心制作的演出专辑,把经典的文艺节目永远留在边防一线。
这次慰问演出的队伍中,既有曾来过这里与边防部队官兵结下深厚情谊的前辈艺术家,又有年轻文艺工作者。他们通过此次演出,将总政歌舞团对边防军人的情谊留在了祖国南疆,也再一次实践了他们薪火相传、矢志不渝的为兵服务精神。 (曲鸣明 孙益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