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激昂的古诗词中汲取战斗精神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4月26日08:10 钟法权

  在我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中,古诗词是一块文化瑰宝。独特的韵脚和节律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艺术魅力,特殊的结构和句式蕴涵着发自肺腑的神圣情愫。军旅诗词以其磅礴的气势和爱国精神,在我国古诗词史上闪耀着绚烂夺目的光辉。现在,我们虽身处和平年代,但随着周边环境愈加复杂、备战形势日趋紧迫,有少部分人在思想上没有做好打硬仗、打胜仗的准备。这就需要我们重视战斗精神培育,在不断温习充满战斗色彩的古诗词的过程中,激发报效国家和人民的豪情壮志。

  用古诗词激发战斗精神,不能单一地就诗论诗、依词读词,要将诗词的意境与我们的现实环境联系起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辛弃疾闲居信州时所作。当时他已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但时刻不忘杀敌报国、恢复河山的壮志,醉了亦要舞剑,梦中尚在激战。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周边环境并不太平。身为保卫祖国和平安宁的军人,我们需要枕戈待旦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不松懈思想,不荒废训练,不忘崇高使命,时刻做好战斗准备,保持昂扬的战斗精神,随时听候党的召唤。

  要在古诗词中挖掘战斗精神,不能简单地看诗文、读词句,而是要理解诗词本身所蕴涵的精神实质,联系作者生平、创作的历史背景,并与诗词中的历史典故适当结合起来。在我国众多古诗词名家中,有不少胸怀爱国情怀和赤胆报国的忠义之士,军旅诗人陆游和民族英雄文天祥可算是个中翘楚。《示儿》是陆游的绝笔,其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让无数后人看到了这位年迈老人至死不渝的强烈爱国热情。文天祥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献身国家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怀。

  “能打仗,打胜仗”,需要我们有能打胜仗的信心,有能打胜仗的能力,有战无不胜的本事。因此,要充分地发挥古典诗词的激励作用,直接作用于官兵的爱国报国情怀,让或气势磅礴、或豪迈悲壮的战斗诗篇激发情感共鸣,进一步升华战斗精神,树立起广大官兵的必胜信心。“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每个热血男儿读了王昌龄《从军行》这首诗都会热血澎湃,心中激荡起建功立业的雄伟抱负。通过学习充满战斗精神的古诗词,能让和平年代的军人始终保持昂扬的战斗意志,牢固确立“能打仗,打胜仗”的坚定决心。(钟法权)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