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绿色的群星闪耀时——读刘慧《光荣序列》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4月26日08:09 乔 良

  任何试图通过一部分人的个人历史去反映某个时代的专著总会有遗珠之憾。当刘慧试图用对近30年来军事文学作家的访谈,既展示作家这些在身后那段个人奋斗及命运遭际的岁月,又同时展现曾经让我们多少人为之激动、欣喜和慨叹的文学年轮时,它不可能把对那段历史作出过自己独特贡献的全部军队作家一网打尽。

  看到这部书中列出的长达29人的名单时,我会想起李瑛、徐怀中、胡石言、刘亚洲、李存葆、刘兆林、简嘉、程步涛、李晓桦等等一长串未列入名单的名字,而正是这些人与列入本书中的人一道构成了完整的当代军事文学史。这不是刘慧的错,这是由于种种这样那样的条件所限。因为任何一部想把一个时代一网打尽的著述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非你是太史公,毕其一生精力于一书。即或如此,刘慧的努力已经令人叹为观止,她几乎仅凭一个人的努力就把近乎大半在中国当代军事文学史上活跃的人物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

  我庆幸自己差不多认识甚至熟悉这名单中的每一个人,我庆幸与他们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并且与他们一道为构筑这个时期军事文学的大厦贡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但这是仅就我个人而言。而事实上,正是在我们这一群人中,诞生了像莫言这样令国人为之骄傲的作家,他为这支军队和这个国家贡献的不仅仅是片砖只瓦,而是整整一段大厦的屋脊。而在其身后,周涛、朱苏进、都梁、周大新、朱秀海、麦家、徐贵祥、柳建伟、宋学武、唐栋、苗长水、项小米、裘山山、马晓丽等作家也大大地垫高了军事文学殿堂的屋梁和基座,同样为军事文学争得了荣誉。还有韩静霆、王海鸰、石钟山这些因其出色的小说作品改编为电视剧而为军事文学带来巨大社会反响的作家。而以小说发轫、后又以纪实文学名扬文坛的王树增、李鸣生则以他们不同凡响的作品使军事题材的此类作品不输于其他写同类体裁的任何一位地方作家,甚至比他们产生了更广泛的影响。

  写到这里,我不能不提到我始终钟情的一个文学门类:诗歌。在这片天地中,朱增泉、王宗仁、王久辛、刘立云也以其不凡的身手支撑起了军事文学大厦的一角。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朱增泉,他在吟咏自己独树一帜的诗歌之外,又将笔触伸向了军事历史笔记领域,使我们在中国军事历史的正史之外,又获得了溶历史和文学于一炉的观察视角,拓宽了军事文学作家的视界和领域。

  我同样关注比我这代作家稍晚进入这一行列的作家:陈怀国、李西岳、温亚军,他们同样以各自不同的人生及从军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军营生活充满独特魅力的角落。

  在这里还需要格外提及的是朱向前以及在本书中没有出现的其他文学评论家的名字:陆文虎、黄国柱、周政保、张志忠、汪守德,他们对当代军事文学的贡献同样是巨大的,甚至是难以估量的,因为正是他们充满理性和热情的品评与扶持,使上述所有的作家获得了自信和信心,也使他们得以在自己的文学道路上脚步坚实,越走越远。

  一句话,我以与这些人同代、同行为荣。

  当刘慧的这部作品付梓之时,从遥远的北欧传来了莫言荣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佳音,让我和我的这些同代人们由衷的欣喜和骄傲,这是莫言个人的天才与努力应得的荣誉,也是对这一代军队作家乃至中国作家30年奋斗成果的一次充分确认,更是西方人对中国30余年来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确认。可以这样说,没有莫言的个人努力,没有这一代与莫言同行的作家的奋斗,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整个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这一切都是不可想象的。

  让我们为莫言自豪,也为我们的军队和我们的国家自豪。特别是当今世界需要中国在巨大的经济成就之外向他们证明自己的另一种文明,或者说软实力的时候。

  还要感谢刘慧,正是她的执著和辛苦,使本书中每一位作家有机会回顾或反观自己的人生与创作,也使读者们有机会走近或触摸这些作家心灵的星空;看到过去或现在,这些“星宿”曾以怎样的色彩和亮度闪耀过或继续闪耀,并构成中国当代文学天幕上一条璀璨的星河。

  这本书将向读者一一复现这群绿色星宿的攒动轨迹。而这正是本书的价值所在。(乔  良)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