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益提升中国戏剧电影创作水平和理论建构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4月22日08:15 刘 藩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修订再版

  助益提升中国戏剧电影

  创作水平和理论建构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央编译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出版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于4月16日在北京召开。仲呈祥、刘明清、吕品田、罗艺军、章柏青、贾磊磊、王一川、谭霈生、王晓鹰、马精武、刘诗兵、丁亚平、刘祯、宋宝珍、王安奎等戏剧影视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多元的阐释和深入的讨论。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在书面致辞中对该书出版的重要意义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1938)是前苏联杰出的戏剧艺术家,世界著名的戏剧和电影理论家、教育家。他创立的集表演、导演、戏剧教学和方法于一身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对世界戏剧和电影艺术产生过广泛的影响。斯氏体系与布莱希特戏剧理论、梅兰芳戏曲理论被国内部分专家并称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此次出版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不但收录了为戏剧电影界所熟悉的《演员的自我修养》《演员创造角色》等能够表现斯氏体现核心思想的重要文本,还包括了大量的斯氏演讲、论文、谈话和日记等重要的文献资料。全集的出版,为我国的相关专业人士进一步研究斯氏体系提供了详实准确的资料,对我国戏剧电影演员表演水平的提升,演剧理论的建设,乃至戏剧影视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建构的艺术体系对世界各国戏剧、电影等艺术门类表演、导演的艺术实践、艺术理论乃至艺术批评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我国话剧、戏曲、电影创作及研究影响尤为深刻。上世纪50年代,翻译家、电影理论家郑雪来先生翻译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部分重要著作,为国内学者、艺术工作者借鉴、研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理论奠定了基础。此后,郑雪来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理论研究方面继续倾注了大量心血,并先后出版了相关的学术论著。此次郑雪来主持编译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全6册)由中央编译出版社修订再版,为学术界全面、深入地研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艺术理论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对推动我国戏剧、电影等门类艺术的发展,以及对我国戏曲表演体系研究与构建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对深化中俄人文艺术交流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郑雪来回顾了斯氏体系在我国的传播中经历的不同历史阶段,认为此次出版其全集,为读者和业界系统地打捞斯氏的遗产提供了便利条件,意义重大而深远。斯氏体系在我国的传播始于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电影出版社组织翻译了大量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相关论著,达到二三十种之多。从1955年开始,多位苏联专家来我们中国传授斯氏体系。在专家的教学和诸多译著的推动下,形成了传播斯氏体系的高潮,也的确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的表演领域干部。在此之后,因为学习者对斯氏前期思想和后期思想的区分理解不全面、教条主义、苏联专家的误导、国内政治因素的干扰、其他演剧学派的传入、某些教育者的误导等因素,斯氏体系在我国的传播呈现出一种毁誉参半的状态。从20世纪90年代中下期开始,斯式体系在我国进入了“被冷却”时期。但尽管如此,与现在并存的几种表演理论相比,还是斯式体系和在斯式体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美国“方法派”表演理论对我们中国的表演界,特别是电影表演界更为实用。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艺术理论在我国的翻译、出版和传播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到今天,已经有80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密集的传播和热情的学习到逐步冷却的坎坷历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的修订再版,又一次引发了学界对斯氏体系的学习研究热情。与会的专家学者普遍达成共识,认为今天我国的戏剧、电影界都应该重新深入学习斯氏艺术理论,一方面促进从业者表演艺术水平的提升,一方面可以借鉴斯氏理论,整理我国戏曲表演传统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

  谭霈生认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对我国演剧艺术实践和理论的建设,一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为我国培育了几代优秀的导演和演员。尽管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包括布莱希特、梅赫德在内的其他演剧理论的大量涌入使戏剧界多了一些参照系,但斯式体系不会过时,因为它触及到一些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是世界戏剧工作者的经典,当前的中国戏剧界非常需要补斯氏体系的课。罗艺军提出,斯氏等前苏联戏剧大师对梅兰芳的表演做出很高的评价,原因是他们在梅兰芳的美轮美奂的表演中看到了当时苏联戏剧美学的新的突破的可能性:比如说空间的自由、时间的自由,以及完美的表演等等。但中国戏曲是一种写意的、象征的艺术,跟西方戏剧写实的美学有很大的差别。中国的戏剧和电影表演,要继承戏曲表意美学的表演传统,还需要很多细致的研究。童道明提出,郑雪来翻译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非常精细优美,比如将俄文中原意是“自然”的词翻译为“有机天性”,将俄文中“人的灵魂生活”翻译成“人的精神生活”,都是非常棒的、最接近斯氏体系的表达。王一川说,斯氏体系从演员的表演环节上弥补了现实主义艺术原则曾有的缺失,为这一原则的表演化、舞台化及可操作性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法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斯氏体系最为突出的意义就在于,为现实主义艺术原则在中国艺术界的迅速传播并产生权威性影响,提供了创作及表演环节上的可供操作的实施细则,有效地证明了现实主义艺术在中国的表现力和感召力。刘诗兵谈到,斯氏体系是一整套科学训练演员的方法,一套创造形象的具体可行的方法。斯氏体系能够帮助演员的人物创作达到很好的境界,是指导演员在表演艺术奔腾的河流上成功到达彼岸的“桥”和“船”。曾经师从斯氏弟子学习斯氏体系的马精武提出,斯氏要求所有的艺术家、导演演员,不仅要深入生活,要对社会、对世界、对人要有深刻的研究和理解,否则是创作不出好的艺术品。富澜回顾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翻译出版的坎坷历史,希望能够在电影界、戏剧界、文艺界提倡学习、研究的风气,进一步推广应用斯氏体系,促进我国戏剧和电影的发展。徐庄提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之所以受到世界戏剧界、电影界的重视,是因为他向戏剧、电影工作者送来了强有力的现实主义的美学思想体系和创作方法论。吕品田认为,对斯氏体系的研究是一个知彼的工作,对于我们借鉴和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的艺术传统有巨大的作用;同时这种工作也是知己的工作,它对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我们自己的表演艺术传统也会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贾磊磊表示,《全集》的出版,为我们更加全面深入研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艺术理论,进一步提升我国话剧、戏曲乃至电影的创作水平和理论建构,从核心层面促进我国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刘  藩)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