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挖掘历史根基和切断文化血脉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4月17日07:38 陈履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申遗”开始就成为一项工程而展开各项竞争,而文化遗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在“申遗”的过程中往往被抬升到一个史无前例的认知高度。毫无疑问,“申遗”极具诱惑力,因为会给地方政府带来荣光,尤其是在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口号之后,文化成为一个社会发展的新亮点,或者成为一个新的考核指标,各级政府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铆足全力去“申遗”成为当代的一道文化景观,也营造了一个特殊的文化氛围,反映出时尚的特点。原本为了文化遗产的保护而申请获得一种社会的认可,让全社会来关注遗产的保护问题,应该说是有益无害的。可是,中国历史上“叶公好龙”的故事则告诉我们,当一切成为现实的时候可能就会发生变异,反映出缺少文化的心理准备,也缺少知识的存贮。现实中,因为所谓的重视带来的保护性的破坏,则从根本上毁灭了文化遗产。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的沣峪口老油坊,经历了清末到民国的战乱以及现代化发展的冲击,作为我国仅存的几处百年老油坊之一的文化遗产,2008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次年,从业者高让让、高飞父子被省、市两级政府认定为陕西省非遗“老油坊榨油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有了这样的金字招牌,按理说更便于传统榨油技艺的传承和保护,而与之相关的产业发展在传统技艺基础上更应如虎添翼。与其他文化遗产项目相比,老油坊榨油技艺在当下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的现实中,更具有特别的意义,更有利于保护和发展,因此,老油坊的产品借助于没有添加剂的传统技艺而名扬四方,产销两旺。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确认,又有了产销两旺的市场保证,老油坊榨油技艺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再传百年应该不成问题。可是,问题却恰恰出在这个金字招牌之上,如果默默无闻,那种传统技艺即使在破旧的房子中生产,只要有市场保证,其维系和生存就没有问题。可是,现在既有名又有利,就成了很多人手中玩弄的尤物。

  2012年10月,“为了配合区政府新农村建设方案的实施”,老油坊将被拆除建成博物馆。更为严重的是,未来的博物馆已经明确不能榨油,传承人就此失业。而没有了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实际上也就不复存在。与之相关的是,与这一老油坊联系在一起的周边的油料作物的生产也不得不转产,远近一直食用它的人们也就不得不改食现代化技术生产的食用油,和城里人一样面临着食品油的安全问题。那些就好这一口的人从此也只能在回味中看着博物馆发呆。那缺少了非物质文化支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还有多少可以品鉴的意义?我们难以想象,这个未来要落成的博物馆是一个什么样的形态,而可以想象的是,一个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缺少基本保护认知的地方政府,又能够建设一个什么像样的博物馆?或者可以这样认为,这个只有几件老油坊物件而没有老油坊技艺的博物馆,只能是地方政府的一个没有文化的文化形象工程。

  如果,基于老油坊和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对其保护反映在政府给予的税收和融资上的支持,销售方面的帮助,产能方面的提升,品牌方面的打造,再扩大到油料生产的促进等等,那么,这一传统技艺的保护,不仅可惠及到文化遗产方面,而且还会带动地方具有特色的产业发展,以及人们口福指数的提高。试想,油菜花开的时候所带动的乡村之旅,或者围绕老油坊的特色旅游,将是新农村难得一见的新景象。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事例中,“新农村建设”彻底摧毁了一项延续了一百多年的传统榨油技艺,而在全国性的“新农村建设项目”中又破坏了多少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显然,“新农村建设”不能成为新的文化革命,不能用潮流中的“新”去摧毁旧的一切。新农村也不能割裂旧的传统,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新农村除了在物质上的成就之外,还应该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上的面貌。新农村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城镇化,也不是景观上的楼房化,更不是饮食上的西餐化。新农村也可以是住着窑洞,贴着窗花,吃着窝头,哼着小调。应该用多样化的眼光看待不同地域内的新农村,应该把不同地域内不同的新农村景象汇合成一个时代新貌,而不是村村罗马柱,镇镇喷水池,乡乡龙门雕塑,县县景观大道。在具有超过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当代中国,新农村必须有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根基和文化的血脉,这样,相关的民间音乐、舞蹈、美术,包括一些手艺和生活习惯,才能丰富新农村的文化内涵。

  “新农村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产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基层的各级政府普遍缺少对新农村的认识,缺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常识。通常所见的是以所谓的现代化和城镇化作为终极目标,因此,对旧的破坏,包括现在对已经极其珍贵的原始生态和乡村风貌的破坏,已经形成了21世纪伊始对传统文化的新一轮打击。眼看着那些缺少历史根基和文化血脉的剪纸、泥塑、皮影、刺绣、雕刻等等都成为博物馆的展品,和老油坊成为博物馆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彻底失传了。从这一点上来看,博物馆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坟墓。(陈履生)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