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何日摆脱模式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4月08日08:03 普 飞

  阅读大量幼儿文学作品,我察觉我们的幼儿文学创作在情节结构上沿袭着两种模式:一种是《拔萝卜》模式,再一种是《咕咚来了》模式。由此及彼,这里先谈后一种模式。

  我们先回顾一下《咕咚来了》的情节:

  3只小兔正在湖边扑蝴蝶,忽然,湖中传来“咕咚”一声。这可把小兔们吓坏了,喊道:“快跑,咕咚来了,快逃呀!”

  小兔们转身就跑。狐狸正在跳舞,与跑来的兔子撞了个满怀。狐狸一听“咕咚”来了,也紧张得跟着就跑。

  它们慌乱的脚步声又惊醒了正在树上睡觉的小熊和小猴。小熊和小猴听说“咕咚”来了也跟着它们跑起来。

  大象感到惊讶,拉住狐狸问:“出了什么事?”狐狸气喘吁吁地说:“咕咚来了,那是个3个脑袋,8条腿的怪物……”

  于是一路上跟着跑的动物越来越多,还有河马、老虎、野猪……

  岸上的骚乱,使湖中的青蛙感到十分惊奇,拦住了这群吓蒙了的伙伴们,问:“出了什么事?”大家七嘴八舌,说“咕咚”是个多么可怕的怪物。青蛙问:“谁见到了?”小熊推小猴,小猴推狐狸,狐狸推小兔,结果谁也没有亲眼看见。

  动物们相互打气,决定回去看看。回到湖边,又听见“咕咚”一声,原来是木瓜掉进水里发出的声音。

  上面这个经典民间故事《咕咚来了》,早已家喻户晓。后来以此拍摄的动画片,也早已被孩子们熟悉。

  我们的幼儿文学作为最浅显的文学样式,早些时候借鉴《咕咚来了》的情节结构,为幼儿读者创作一些既符合他们的阅读水平又能激发他们阅读兴趣的作品,是可以理解又有必要的。但如今多少年过去了,却有许多幼儿文学作品在情节结构上依旧是这种模式。例如有一篇题为《一个吻》的作品:昨天妈妈没有在睡前给她的孩子一个吻。这个孩子第二天在上学的路上,一直想着妈妈欠着他的一个吻。这时,一朵向日葵让孩子走过来,用花盘在孩子头上留下了一个吻。孩子继续向前走路,一只波斯猫从墙上跳下来,给了孩子一个吻。这个孩子来到学校,一只小斑鸠从窗外的树上飞进来,落在课桌上,也给了孩子一个吻。接着,一只小松鼠也从树上跳下来,捧着孩子的头吻了一下……又如一篇叫做《别怕陌生人》的作品:小兔胆子很小,上幼儿园的第一天,躲在角落里掉眼泪。幼儿园里的一个小同学——一只小老虎走来,问小兔子为什么哭,小兔子说幼儿园里的动物它一个也不认识,很害怕。小老虎说: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朋友了。小老虎带小兔认识了正在吃土豆的小黑猪,小黑猪友好地问它吃不吃土豆。小老虎又带小兔认识了小仙鹤,小仙鹤把自己的花环戴在小兔头上,说“送给你”。小老虎继续带小兔去认识正在看图书的小花鹿,小花鹿举起手中的书对小兔说:“一起看吧?”……

  类似情节结构的幼儿文学作品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甚至国外作家创作的幼儿文学作品也有这种模式。这不由得让我想到:文学作品都讲究创新和突破,难道这样的创新和突破,就只能用于成年人作品吗?

  有些幼儿文学作者采用《咕咚来了》这类情节结构,可能也是出于照顾幼儿读者的阅读水平。但大量的幼儿文学作品都是这种模式,是不是太单调了?这不仅给幼儿在阅读中带来单调,也将导致幼儿思维的单调和狭窄,恐怕对幼儿的成长多少会有些负面影响吧。在网络时代,年纪大一些的读者都在通过网络接触丰富多彩的新奇世界,而我们的幼儿由于年龄关系基本上只能从纸质媒介中获取知识,难道我们就不能在纸质媒介中给他们提供一些新鲜的多样的作品,不断给予他们新的启发吗?(普  飞)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