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节看生活品位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4月01日08:06 王 丰

  宋美龄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颇具影响的一位风云人物,作为蒋介石的夫人,她曾积极参与当时的政治、军事、社会活动,也使她日常生活充满神秘色彩。有关她生活记录的图书已较多,但记述她到台湾后生活的作品却较少。本书透过台湾作家的文字与影像,带领读者进入宋美龄的真实世界,用有别于过去的视角,聆听并感受她的传奇。宋美龄陪伴蒋介石走过人生旅途48年,在台湾的26年间,称得上是两人夫唱妇随的燕居岁月,本书正是两人和谐美满生活的缩影。

  食:锦衣玉食   胃口奇小   蒋夫人私房菜单

  宋美龄一如所有孔宋家族成员,习惯过夜生活。前一晚睡得晏,早上起得晚,醒来都已经九十点钟,日上三竿了。醒来之后,她并不急着马上起床,照例要赖在床上个把钟头。这段赖床时间,有女副官为她做全身按摩,做完按摩,才用早餐。

  宋美龄早餐吃得很简单,菜色变化不大。她欢喜像西洋电影里边阔气洋人吃早餐的方式,在床上半卧半躺,由女佣人(女副官)把早餐用托盘送过来,半倚半靠在床上,姿态优雅,细嚼慢咽。托盘里通常摆了几个小盘子,里边有两片烤吐司面包、一小片奶油。如果不吃面包,偶尔变换花样,改吃几块烤得半焦的饼干。托盘里,还有一只高脚玻璃杯,里头是浸泡着盐水的生西洋芹菜。或者一只小碟子里,搁着几片削好的水果。

  习惯上,她先吃西洋芹(或水果),再吃两片烤吐司面包(或焦饼干),面包上抹上薄薄一层奶油。如果胃口好还想多吃点什么,会吩咐副官到冰箱里拿些现成的点心,像是水果蛋糕、泡芙之类的甜点。然后,再喝一杯咖啡,或者一杯清茶,有时候喝一杯热可可。

  谈起喝茶乃至喝白开水,宋美龄都有她考究的一套。大陆时期的宋美龄,喜欢喝杭州龙井,到台湾之后,龙井茶必须派人到香港采购,一旦缺货,便改喝台湾本地产的清茶。每天早晨,女副官在宋美龄将醒未醒之时,斟酌时间提前为她沏好一杯清茶。宋美龄专用的茶杯,在茶杯外缘都会套上一只银质茶杯套,显得特别高雅别致。

  宋美龄早餐菜式,样式简单,分量很轻。时下,台湾某些餐厅为了招徕顾客,特意打着宋美龄早餐的旗号,其实是经过改良过的“豪华版”菜单,分量和丰盛程度,较诸真正的宋美龄早餐,热量超标太多。“豪华版”宋美龄早餐吃多了,恐怕会变成“胖宋美龄”。

  实际上,宋美龄的早餐分量少又简单,一方面因为她睡得晚,平日不必从事劳动,活动量很小,不需要吃太多;一方面是她长年以来刻意保持体态轻盈苗条,坚持让体重维持在50公斤上下。

  如果体重下降了,或者她感觉身体有些虚弱,医官会建议她吃点牛排,宋美龄就照医官的专业指示,传令厨房在早餐时加一份牛排,额外补充蛋白质营养。牛排是论盎斯称重量的,宋美龄吃牛排分量轻薄短小,还不到女士们的巴掌大小,而且,吃牛排的次数,一个月恐怕还吃不到一次,这也说明宋美龄平日肉类摄取量不高。

  蒋介石的午餐和宋美龄的早餐时间,间隔太近,一般情况,宋美龄只为陪蒋介石,仪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蒋介石习惯吃中式菜肴,蒋官邸午餐,总以宁波菜、扬州菜这一类的江浙菜系为主。宋美龄对中式菜肴兴趣不大,了不起吃点青菜,再吃一点鱼肉,很少吃白饭。

  宋美龄长年爱过夜生活,所以晚饭吃的分量比较多,但还是以精致为原则。半夜三更,假使肚子饿了,她欢喜啃火鸡骨头。所谓火鸡骨头,就是盐水煮火鸡,是美国式的吃法,做法有点像是美国人在复活节吃的火鸡肉。据跟随过宋美龄的侍从人员回忆,夫人不爱吃肉,所以总把火鸡肉交给她们吃,自己则是啃食火鸡骨头上的一丁点肉,等于是吸吮一点盐味,吸收骨头里丰富的钙质。夜里感觉饿,偶尔也会尝两块巧克力,但绝不多吃。

  士林官邸最出名的是各种中式和西式点心,宋美龄独沽一味,偏爱西式点心。官邸老师傅蒋茂发是西式点心专家,他亲手做的泡芙、甜甜圈、水果蛋糕,全是独门秘方真材实料精心制作,口感特别好,尝过官邸点心的客人无不称赞,坊间的糕饼店或者西点面包店,完全做不出那么美味可口的西点。尽管点心美味可口,宋美龄偏爱巧克力、西点甜食,总是浅尝即止,以免身材发胖变形。

  从南京、重庆时期,一直到台北士林官邸阶段,公馆里的厨师都是宋美龄精挑细选进官邸服务的。为了配合蒋氏夫妇的脾胃,中菜师傅陈杏奎擅长烧扬州菜,烤牛排则是西餐师傅陈宝汉的拿手好菜。蒋官邸最可口的家常菜,在官邸菜单上的常见菜肴有:蒋家鸡汤、咸腌笋、蒋家鱼翅、起士通心粉、梅干菜扣肉、黄埔蛋、芋艿白菜、各式烤菜、凉拌银丝、银丝炒鸡丁、红烧鸡、栗子鸡、醉鸡、拖黄鱼、红烧黄鱼、松鼠黄鱼、网油鲥鱼、日月潭总统鱼、龙虾炒时蔬、起士烤龙虾、清蒸明虾、炸明虾、菊花火锅……

  蒋官邸平日的菜单,照例由厨师调配,遇有宴请重要宾客或者举行家宴时,厨房人员按例先以毛笔工楷,将菜色写在一张别致的红纸上,有如呈递公文,报请宋美龄核定,夫人同意了,厨房才可以着手采购食材,准备烹调作业。

  20世纪50年代中晚期,圆山饭店已经开办,蒋官邸需要大规模宴客时,下达一道命令,圆山饭店即挑选最好的厨师,到士林官邸调理菜肴,蒋官邸内务科管厨务的人员则从旁协助及督导。圆山饭店厨师做出来的每一道菜和餐点,均需通过官邸安全单位的毒物检验,确认无毒,才放心让宾客享用。蒋官邸的安全警卫负责单位“国家安全局”,派有专人处理食品检查。为了安全因素,任何宴会场合,蒋介石、宋美龄夫妇从不食用圆山饭店或者任何外来饮食,而由官邸厨师供应与宾客一模一样的饭菜,外观上难以察觉。

  蒋官邸在饮食方面,固然称不上是日食万钱、炊金馔玉,但也够得上锦衣玉食的程度了。毕竟独沽一味,天天吃官邸的美食,终也有嘴刁胃腻的时候,宋美龄的外甥女孔令伟(人称孔二小姐),知道宋美龄想开开洋荤,尝尝外食的滋味。20世纪50年代,有一次宋美龄幼弟、宋家老六宋子安从美国到台湾探访蒋宋,某日深夜,孔令伟出主意,何不由宋美龄带队,到台北市近郊永和镇吃豆浆、烧饼、油条,为幺舅宋子安洗尘。宋美龄兴致颇高,慨然同意。凌晨一两点,在大队侍卫人员护卫下,浩浩荡荡到永和豆浆店,大快朵颐。据侍卫形容,还很少看见宋美龄吃得那么开心。

  衣:旗袍上千   珠宝饰物   化妆靠艺术文化

  宋美龄恐怕是全世界拥有最多旗袍的女人。台北士林官邸楼上有好几间壁橱,供她存放旗袍,其中有两间壁橱,存放宋美龄日常穿着的旗袍,包括她最常穿的黑丝绒旗袍。此外,还有一间壁橱是存放普通的衣服。宋美龄可能自己都搞不清楚她有多少衣服。有些旗袍,她可能一辈子都没穿过,刚做好还是簇新的,就被摆进壁橱里,有些充其量穿过一两次,也被永久封存在深不见底的壁橱内。

  宋美龄的旗袍多,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布料多。士林官邸二楼有间小屋子,专门储存中外高官显要致送宋美龄的礼物。礼品房间里有好几口超大尺寸的大皮箱,里头塞满了名流贵客送给夫人的布匹、绫罗绸缎,这些布匹假若不是高档货,根本进不了士林官邸大门。到官邸拜访蒋介石夫妇的人,如过江之鲫,不计其数,有些官太太和名流淑媛,以为宋美龄爱旗袍,投其所好,搜罗各种上好布匹,借花献佛,给宋美龄进贡。日积月累,过年过节吉庆寿诞,送来的布匹摞成像座小山一样高了,只好一块料子接着一块料子,全堆放在礼品间的大皮箱里。

  宋美龄旗袍不计其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她有一位努力不懈的好裁缝。这位裁缝师傅名叫张瑞香,在大陆时张瑞香就跟着宋美龄,一直在蒋官邸工作,宋美龄几次长期逗留美国,张瑞香始终追随左右。

  日以继夜不停赶工为宋美龄赶制旗袍,甚至每两三天即可做好一件旗袍,张瑞香兴高采烈,脸上堆满笑容,捧着新旗袍,恭恭敬敬地送到宋美龄面前,请蒋夫人验收。宋美龄见张瑞香送上新旗袍,多半时候只是稍稍瞥个两眼,连试穿都懒得试,就吩咐左右把新旗袍摆进衣橱里,新旗袍十之八九从来不曾穿上身,就被送进深不见底的衣橱,永远尘封。

  张瑞香一年到头除了春节除夕休息两天,回家陪陪家人,其他的日子哪怕是礼拜六、礼拜天,也从不休息,成天只知任劳任怨卖命缝制新旗袍。大凡达官显要送给宋美龄的高档布匹衣料,张瑞香总是尽量消化,缝制成新旗袍,送来的料子越多,张瑞香的活也越沉重,宋美龄的新旗袍也跟着等比增加。

  有人估计,官邸宋美龄的超大型衣橱,即使没有上千件旗袍,也总有好几百件了。

  张瑞香做的旗袍,手工细腻别致,穿起来很舒适合身,而且其为人忠厚牢靠,故而宋美龄对她赞赏有加。因为对宋美龄忠心不渝,张瑞香从年轻时代就为宋美龄效力卖命,为她做了一辈子的旗袍。据说,忠心的张瑞香直到临终前,口中还念念有词,声言对不起蒋夫人,念兹在兹,手头还有旗袍活没完成呢!

  这几年,若干传播媒体谈及李登辉、陈水扁太太喜爱珠宝首饰,偶尔会谈到宋美龄,有些传媒言之凿凿、夸夸其谈,称宋美龄珠宝首饰收藏如何如何可观。大陆的一些文章和书籍里,也爱围绕宋美龄的珠宝首饰打转。事实上,外界人士哪有机会亲眼目睹宋美龄收藏的高档首饰呢?

  夸夸其谈当中最离谱的一个故事,竟以讹传讹,称民国初年的军阀孙殿英,在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时,驻守河北省遵化县境。某夜,孙殿英派遣部众侵入慈禧太后陵墓“东陵”,盗走了塞在慈禧嘴里的陪葬夜明珠。孙殿英为了讨好蒋介石,将这颗硕大无比的夜明珠,奉献给宋美龄当礼物,收到这份厚礼,宋美龄竟然拿这颗夜明珠缀在绣花鞋上,当作绣花鞋面的饰品。

  笔者特地询问请教一位跟随宋美龄多年的随从,她连声否认,直说她在夫人身边那么些年,从来不曾见过宋美龄绣花鞋鞋面上缀了什么夜明珠,更别说是慈禧嘴里的大夜明珠了。就算有,不论以宋美龄的个性、出身教养或者宗教修为,总不会把盗墓者以违法手段从死人嘴里抠出来的陪葬品,摆在自己脚上吧?那多恶心人哪!宋美龄不会做这种缺德事。

  我又请教她,有没有见过宋美龄摆首饰珠宝的宝盒里,放着这颗传说中的慈禧夜明珠呢?她说,她可以指天发誓,从来不曾见过什么夜明珠。但是,她不讳言,宋美龄的首饰确实有满满一大箱,里头的确放了不少宝物,她因为偶尔帮宋美龄梳妆,协助宋美龄选择合适的首饰,搭配服装颜色式样,宋美龄会当面让她打开首饰箱子,请她给点意见,挑选比较搭调的首饰珠宝,可就从来不曾见过有这么一颗巨大夜明珠。

  是可旁证,孙殿英盗珠献予宋美龄之说,是不可信的稗官野史。

  宋美龄的首饰箱,形式古拙,外表包覆着色泽暗沉的牛皮,显然是大陆早年的传家宝物。这只神秘的老首饰箱,平日放在宋美龄书房的一个小柜子里。首饰箱里多半以珍珠类的首饰居多,比方说她在国宴场合佩戴的珍珠项链等等。其次是一些镶钻的首饰,反而纯钻石的饰品不多见。举凡她常戴的耳环、戒指,都是镶钻的,而没有纯粹的大钻石首饰。就数量而言,宋美龄这口首饰箱里头的财宝确实不少,明眼人一看就晓得全是上品,但如果从达官显要的角度观之,她的首饰似乎还称不上穷极豪奢的程度。

  和日后官夫人或者第一夫人大不相同的,宋美龄从不随便炫耀首饰宝物,一向是依据不同场合的特定需求,符合礼节,适当地佩戴若干首饰,绝不至于像某些暴发户(乍富)式的妇女,恨不得把家里所有珠宝钻石金银首饰挂满全身。宋美龄言行举止散发出不同凡响的气质,才是让她看起来与众不同的“无上珍宝”,首饰毕竟还是身外之物。

  宋美龄较诸首饰更看重的,是她的艺术收藏,而这些收藏的着眼点,并不像时下艺术爱好者是为了“保值”,或者为了创富;宋美龄的艺术收藏,完全是基于她对艺术的兴趣。她收集了不少老唱片、古董留声机、两边带着翘角的木制唱片柜。宋美龄收集的唱片,全部是西洋古典音乐,不是小提琴演奏曲,就是钢琴独奏的音乐,那些老留声机看起来陈旧,可都还管用,她经常放唱片,一则解闷,一则怡情养性。据说,南京时期和重庆时期,蒋介石从办公厅下班回到官邸,宋美龄就会吩咐副官放唱片,以贝多芬的古典音乐佐餐,增加夫妻共处的情趣。如此闲情逸致和艺术兴趣,岂是一般暴发户式的官夫人所堪比拟的?

  除了古典音乐,宋美龄亦对绘画艺术极感兴趣,来台湾以后,闲时即积极投入,并延邀黄君璧等国画名师,学习经年,故而造诣极深。就以山水画来说,宋美龄毕竟不可能为了画画,长途跋涉到荒郊野外去作画,因而,她命令“励志社”摄影官胡崇贤,遍访名山大川、风景秀丽之地,为她取景拍摄照片,回来之后冲洗成大幅照片,供宋美龄作实景临摹。

  (摘自《宋美龄台湾生活私密录》,作家出版社 2013年1月出版)

  (王 丰)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