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也是选官用人通鉴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3月26日16:10 刘后滨

  通观一部《资治通鉴》可以发现,司马光对选官用人问题给予了突出关注,并对中国古代的选官用人原则进行了高度的总结。这些原则是他站在治国理政高度上对用人之道的总结,是对历史的总结。

  “德者,才之帅也”

  《资治通鉴》是以三家分晋开篇的,司马光为了论述其关于用人标准的理论,在叙述三家分晋的事件之后,追述了五十年前三家灭智伯之事,并由此引发了一段长篇的关于才德关系的议论。

  原本是智家的势力最大,为什么没多长时间就被赵家消灭了呢?司马光通过鲜明的对比,用事实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智伯之所以亡,关键是“才胜德也”,智氏在选接班人的时候,过于看重了才而忽略了德。司马光认为:“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聪、察、强、毅是才的具体表现。而德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人的正、直、中、和。这四个字是司马光强调的用人标准的核心,是纯正、正派、正大光明;强调的是协调、均衡、和而不同。而在才与德二者关系中,只能以德统才,不可以才胜德。司马光接着按照才德之有无及其相胜关系,分人群为四等: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至于取人之术,则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

  (摘自3月18日《北京日报》)刘后滨文)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