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薛晓路编剧、导演,汤唯、吴秀波、海清主演的《北京遇上西雅图》讲述了在远离北京3万里的大洋彼岸,骄傲拜金女与木讷老实男之间的爱情故事。与电影中女主角文佳佳所喜欢的《西雅图不眠之夜》一样,这部电影几乎也重述了帝国大厦的故事,然而,尽管同样是爱情故事,而且发生的地点也相近,《北京遇上西雅图》却并不是对《西雅图不眠之夜》的简单模仿。
相对于《西雅图不眠之夜》的美式浪漫,《北京遇上西雅图》却是中国文化环境中的两个人在异域文化中的爱情升华。电影一开始就直指当下的社会现状——到美国生孩子,不管对之持什么态度,这种变相出国都是目前所存在的一般事件。然而,相对于普通出国生孩子的人群来说,作为“非职业小三”的文佳佳出国生子,一半来自于新潮,一半来自于无奈,因为她必须给孩子一个合法的身份。因而,这是一次在异国他乡的邂逅,除了爱情之外还有文化上的适应。韩少功在10年前创作的长篇小说《暗示》里,曾经写过各种距离的概念,在我看来,地理、地位、金钱、身体和心灵以及缘分都构成了文化冲突的基础,同时也让超越这一切的爱情更加光彩,即便西雅图总是阴雨连绵。
对于这两个人来说,他们都偏离了生活的主航道,成为社会的边缘人物。然而也只有在异国的文化中,他们才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这种偏离,对他们来说,西雅图不仅仅是一个城市,而是一种不同的社会环境。只有在异国的环境中,郝志才真正感受到自己性格中的不足,原来在京城名医的光环下,自己的内心已经变得太过慵懒。同样,也只有在异国的环境中,文佳佳才开始学会如何关心别人,如何一个人真正独立的生活。当然,这并不是说这种独立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恰恰相反,文佳佳的转变离不开郝志的关怀,而郝志的重拾信心也来自于文佳佳的激励。或许,无论是文化还是爱情中,我们所缺乏的不是知识与能力,而是关心与爱。
电影的名字是《北京遇上西雅图》,其实这并不仅仅是地理上的相遇,也并不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直接对抗,事实上故事发生在一群华人之间。然而,我们仍然可以说这是一种文化的冲突,即在另一种文化环境中,原来的文化元素如何修正自身的不足。(孟庆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