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的改变与创造力的释放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3月15日08:16 贺绍俊

  文风问题说小很小,说大也很大。往小了说,连小学生的作文都存在着文风问题;往大了说,文风问题则涉及到文化领导权的问题。为什么政治家特别是执政的领导者以非常积极的态度谈文风?就因为文风不仅关乎言说及行文的形式,而且更影响到能否真正掌握领导权的大问题。

  文化领导权的理论是由葛兰西提出来的,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并不会由于经济危机等经济上的灾难性袭击而导致整体性的危机,因为资本主义社会还有一道更强大的堡垒,这就是文化领导权。程巍在《中产阶级的孩子们》一书中非常形象地描述了资产阶级是如何确立起文化领导权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他们并没有掌握全社会的文化领导权,“贵族和无产阶级分别控制着资产阶级时代的美学领导权和道德领导权”。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的后代们才意识到文化领导权的重要性,便开始了一场争夺文化领导权的运动。引起我深思的是,从程巍在书中的介绍可以看出,这场运动的重要切入点就是“文风”,程巍称其是语词的“委婉化工程”,资产阶级改称为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改称为白领,工人阶级改称为蓝领,血汗工厂改称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等等。正是通过这种文风的变革,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中得到了“原命题的美化”,从而分别从贵族和无产阶级手中夺回了美学和道德的文化领导权。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领导权的建设,中国革命的胜利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对文化领导权的争夺和控制。延安时代开展的整风运动,可以说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尚未全面夺取政权前夕而进行的文化领导权的建设工作。整风运动自然也包括了整顿文风。大批知识分子奔向延安,他们是来参加革命的,但毛泽东认为,知识分子的文风有问题,他要求知识分子向工农学习,学习工农的语言。知识分子在整风运动中首先要过的就是文风一关。作家欧阳山回忆当年参加整风运动时就说:“我过去心爱的欧化语言和欧化风格也必须重新接受新的农民和新的农民干部的考验。”语言的改变必然会带来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新审视。因此有人认为延安整风的宗旨就是要使知识分子有机化,这样的看法是有道理的。也有人认为,延安时期的知识分子需要改变文风,是因为他们的言说方式已经过时,解决不了现实的问题。我以为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五四”以来知识分子所创造的启蒙话语,到了延安时代逐渐成为一种模式,的确不能有效地解答革命现实中的问题,当然,对于革命者来说,他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是能够用启蒙所涵盖的,所以,毛泽东要用新的话语取代启蒙话语。但我以为,启蒙话语在当时并不是完全过时的话语,因为启蒙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只是因为启蒙话语是属于知识分子的话语,启蒙话语在确立的过程中也就确立了知识分子的话语权。如果认同启蒙话语,也就是认同知识分子对文化的左右和评判。所以毛泽东在延安时代是从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角度来看待知识分子的言说方式的,他找到了一个非常便利的切入方式,这就是文风问题,从文风入手反对知识分子的言说方式,也就削弱了知识分子的话语权。今天回过头看当时的延安整风,我觉得当时在延安的知识分子并不是在文风上有多么严重的问题,严重的是他们在思想和立场上还不能跟上党的要求,也就是一个如何与延安的革命以及人民结合的问题,知识分子的启蒙话语并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延安时代的整顿文风不仅仅是一个解决知识分子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反对党八股。反对党八股虽然看上去是一个文风问题,但它同样涉及到文化领导权,是由执洋教条的人来领导革命,还是由从中国土办法出发的人来领导革命。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以后又作出了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不妨从文化领导权的角度来理解党中央的这一系列举措,也许我们就会更加期待新的领导班子在政治上有新的举动,因为这一套文风以及所伴随的整个官场上的形式主义的东西,已经变成了你能否在官场上站住脚的一个筹码,你要学会这一套文风,你要擅长这一套形式主义的东西,你才能在官场上混下去,而这种东西不仅极大的阻碍了党中央的路线的贯彻执行,也遏制了一些有创造力的真正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年轻人。改进文风不仅仅是政治的事情,尤其应该包括学术界。在学术界有一种学八股,虽然人们非常厌恶它的面孔,但它却是大行其道,风光无限。为什么会这样?就因为学八股也涉及到一个文化领导权的问题。在我们的学术界形成了一个学术利益集团,他们充分利用学术体制的优势,通过评奖、项目等各种方式,极大限度地控制和分享学术资源,他们占据在学术要害部门,对学术具有绝对的发言权。作为一个学术利益集团,他们无需生产真正的学术,他们也生产不出真正的学术,但他们必须推广学八股,因为只有在学八股的环境中,他们才能保持权威,才能维护自身的利益。

  学八股扼制了学术思想,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我认为,在大量按照学八股的样式制造出来的文章的包围下,仍然存在着一些生机勃勃的文章。只不过这种生机勃勃的文章,很难得到体制的承认,已经被体制化了的那些刊物也不愿意刊登这些生机勃勃的文章。为什么?就因为他们要这样做的话,就会感到领导权有可能丧失的危险。所以,这些文章只能发在非核心、非权威的刊物上,发在一些游离于体制约束的刊物上,也许更多的是在网络上。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思想,有生机勃勃的创造力,就不会被这种学八股所约束,哪怕他会按照一定格式去写,这种格式也禁锢不了他的思想。所以纠正文风一定不要纠缠于形式,特别是不要止步于形式。比方说,反对学八股,并不在于我们写文章要不要写主题词,要不要有引文。其实说到底,假如你真的有思想的话,形式不过是一个载体而已;假如你没思想的话,你就会被形式所统领。(贺绍俊)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