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快乐的晚会歌手
今日备受关注的女歌手龚琳娜,最早的自我定位始于5岁,第一次上舞台,独唱《我的愿望》,电视台还拍了录像。那是1980年,电视机刚刚在中国的家庭中出现。在她唱的那支歌里,歌词是这么写的:“我有一个愿望,长大当个歌手……”她5岁时的愿望是当李谷一。
她在7岁考进贵阳“苗苗艺术团”,是那种周末在少年宫唱歌、假期要去各个乡镇演出的女孩。后来,她的愿望有了改变。“初三听彭丽媛的硕士音乐会《白毛女》,‘恨似高山愁似海’,我听到这里就会流泪,我想做彭丽媛,不做李谷一了。”
“哪里的光最亮,我就想往哪里站。”1999年,龚琳娜以文化部颁发的“民歌状元”身份从中国音乐学院毕业。2000年,她参加第九届青歌赛,得到民族唱法专业组银奖,被评选为“观众最喜爱的歌手”,又加入中央民族乐园,去一个个城市巡回演出。这时她已经24岁,但还过着和少年宫小歌手时代几乎一模一样的生活,不同的是荣誉更多了,演出级别更高了。龚琳娜的父母高兴、自豪,母亲和身边人的判断是,在获奖后的风头浪尖里冲刺几年,龚琳娜会是很好的电视明星和晚会明星。但没有人去问龚琳娜快乐不快乐。
…………
(摘自《人物》2013年第2期许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