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甦的油画作品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3月08日07:54 张 超

  作为一名艺术家,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有深厚的思想内涵;不仅需要有进步的世界观、审美理想、丰富的生活积累和超常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力,还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甘于坚守的高贵品质。如果你具备了这些素养,那么你离一位真正的艺术家的距离也在慢慢缩短。油画家曹甦正是因为对中国文化非常喜爱,才在千里之行中一步一步走向艺术的殿堂。

  曹甦的艺术气息是生活和环境造就的,他出生于江西瑞昌,家乡的18个少数民族,让他从小便耳濡目染。要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家乡的民俗民风感兴趣的,也许他自己都不知道。但是他觉得那些是他记忆深处里最美好、最开心的东西。

  1999年,曹甦去图书馆看书,随意翻看一部画册,上面画着的蒙古族乐器马头琴非常吸引他。他在想,这样标志性的符号,就好像一个少数民族的象征,中国有56个民族,那是不是每一个民族都有这样一种乐器?让你看到之后,就可以哼出它们独有的旋律,从而联想到这个民族呢?带着这样一个想法,曹甦开始走访祖国的大江南北,到处拍摄、搜集资料。他去过鄂伦春,走过呼伦贝尔大草原,足迹遍及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四川等地,记录下大量人乐交融、神幽韵远的镜头,采访了各民族音乐家、民俗学者等近千人,其中不少是在民族乐器演奏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名家。

  曹甦的油画作品有两个突出的主题:一个是音乐,一个是民族文化。曹甦不会唱歌,但却喜欢听歌,他心中有歌。他在画中将民族的乐器、人物及服装结合在一起,将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几乎完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经历了10多年的搜集、研究和整理,曹甦对中国民族文化理解得更加深入,也对脚下的路更加自信。

  在曹甦的“乐”系列作品中,那抚琴的少女风情万种,温婉柔和,正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蕴含着东方文化的含蓄。曹甦爱民族文化,每一个人物的背景、衣着等道具都是他精心挑选和设计的。见到琵琶,见到弹琵琶的女子,油画《寻声》是不是会让人在耳边响起“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曲调呢?画面无音,但“此时无声胜有声”。画家的绘画语言不由得让人将画面与白居易的《琵琶行》联系在一起。

  在夏日的荷塘边、柳荫下,油画《玉指抚琴》中有一位身着粉色裙子的少女。人们也许自然会联想到,她在弹古代名曲《高山流水》,山还是那么高,水还是那么长。当年,俞伯牙乘船来到东海蓬莱山,在巍峨苍郁的山野之中,师法自然,遂成《高山流水》。俞伯牙偶遇钟子期,一见如故,成为知音,这也成为千年的佳话。如今,这古琴、这《高山流水》的知音还在否?

  一次次偶然的触动,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一句话语,都会引发曹甦的创作灵感,他用画笔留下民族风情在自己内心萌发的灵动。艺术敏感体现在艺术家的心灵与世界的契合。曹甦深爱着中国民族文化,抛却了城市的繁华。他脚步沉静,沉寂在自己的感悟里、油画中。多少个清晨至傍晚,他都在专心致志地作画,在这个宁静的世界里,也许我们听到的只有安静,而曹甦却早已在他的世界里,跟着画中人一起合奏起绝美的音乐。他不需要观众,因为他的观众就是他自己,他总是自得其乐地沉浸在油画中。

  有的人做事是为了索取,有的人做事只是为了开心快乐,曹甦就是后者。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中,能有这样的心境去做事实在是难能可贵。曹甦有点像树林中的蜗牛,自顾自地爬着,虽步伐缓慢却步步踏实,而在它身边飞舞的彩蝶正是他的油画作品,光彩斑斓又不失情意绵绵。如果将他所有的作品都聚在一起,是否能奏响一首优美的乐曲?站在画前的你我,又是否能听得懂那些曲调?(张  超)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