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族文学原创和民汉互译作品工程”第二批70部扶持出版作品近期与广大读者见面。这是自去年6月第一批扶持作品之后,“新疆民族文学原创和民汉互译作品工程”再次向基层送上文学精品,它不但让无数的汉文读者领悟了《福乐智慧》的睿智、《毛拉翟丁阿凡提》的幽默,也让众多少数民族读者接触到了《道德经》等经典著作。
新疆作协副秘书长、翻译家狄力木拉提翻译的中篇小说集《旷野》,是第二批扶持图书中的一部。狄力木拉提说:“‘新疆民族文学原创和民汉互译作品工程’的规模是世界少有的,它对文学创作及翻译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人们通过文学实现各民族间心灵的沟通,也加强了全国各族人民尤其是我们新疆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友爱、和谐共处。”
《春暖大地》的译者玉苏甫·艾沙也有同感:“新疆少数民族文学一直在新疆范围内活跃,之前被全国人民了解得非常少。现在将这些作品翻译成汉文,可以让更多人了解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等多个民族人民的生活、精神世界、信仰与追求,这种了解是真实的,是柔软的。”
“新疆民族文学原创和民汉互译作品工程”2011年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启动,新疆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资助少数民族作家母语创作优秀作品出版发行,资助各族翻译工作者把国内外文学精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据业内人士介绍,新疆民汉互译工程这两年推出的两批优秀文学作品的种类超过了过去多年翻译作品的总和。以前,最常见的翻译作品是四大名著,而在第二批图书中,莫言的《红高粱》、路遥的《人生》等推出了维吾尔文译本,《鲁迅散文杂文集》和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等,推出了哈萨克文译本。这极大地丰富了少数民族读者的阅读视野。
据了解,新疆民汉互译工程第二批70部作品,由自治区统一安排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和新华书店赠送发放至全区各基层5000余个文化场所和5500多所大、中、小学校。接到赠书的新疆大学图书馆馆长蒋海军介绍,新疆大学因为少数民族学生多,对民族文字图书需求量非常大,这次翻译出版的维吾尔文《道德经》《舒婷诗选》等经典著作和文学作品是他们首次收藏。 (欣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