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届奥斯卡影人、佳片巡礼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3月01日16:29 陈汉辞 吴丹 邵岭

  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亲自为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颁奖;华人导演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第二次获得最佳导演殊荣;讲述一对老年夫妇的《爱》继戛纳金棕榈后再夺最佳外语片奖;第一位“90后”影后詹妮弗·劳伦斯春风得意……本届奥斯卡可谓看点多多,值得关注

  最佳导演

  李安的电影奇幻漂流

  杜比剧院响起“Ang Lee”的回声,李安眉毛轻扬起身和妻子林惠嘉拥抱。他曾赋闲在家6年,她便一人养家。

  凭借一部讲述印度男孩和孟加拉虎海上漂流的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下称《少年派》),这位华人导演第二次捧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这也是他的作品第三次在奥斯卡收获小金人。在获奖感言的结尾,他以三种语言致意:Thank You、谢谢、Namaste(梵文)。

  一个华人导演如何征服美国文化?“李安现象”不仅让中国的媒体雀跃,也成为美国媒体的研究对象。“我的左脑是一种文化,右脑是另一种。”他在剧院后台对在场媒体说。李安如今已经是一位“10亿票房导演”,公开资料显示,其执导的几部主要获奖影片中,《少年派》的全球票房超过5.8亿美元、《卧虎藏龙》超过2.1亿美元、《断背山》接近1.8亿美元。

  《画皮》制片人庞洪认为,“李安致力于做一个‘理想的他者’。他不断地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来审视美国社会的文化特质”。

  …………

  最佳影片

  《逃离德黑兰》:“小金人”扩散美式价值观

  北京时间2月25上午,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在美国洛杉矶杜比剧院揭晓。尽管创下多个纪录,比如诞生首个凭借3D影片胜出的最佳导演李安和首个三冠王影帝丹尼尔·戴·刘易斯,但从最佳影片这一最具分量的大奖归属来看,保守中庸仍然是本届奥斯卡的审美标准;而这一标准的背后,是奥斯卡日益强化对美式价值观的扩散。

  大奖得主,“好莱坞写给自己的情书”

  《逃离德黑兰》根据被解密的真实事件改编。1979年11月,伊朗革命达到顶峰,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被攻破,几十名使馆工作人员成为人质,另有6人逃到了加拿大驻伊朗大使的家中。美国特工托尼·门德斯策划了营救方案,在好莱坞朋友的帮助下,将自己伪装成一个来自加拿大的电影制片人,为拍摄电影而到伊朗取景,6名逃脱的外交官则乔装打扮成剧组成员,在伊朗人的眼皮底下逃出德黑兰。根据片尾字幕,其余几十名被扣为人质的使馆人员直到1981年1月20日才被释放。

  …………

  最佳纪录片

  《寻找小糖人》:理想主义童话

  37岁的导演马利克·本德让劳尔是位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对初执导筒的他而言,奥斯卡大奖可谓意料之外的结果。最初,他只是想把一个令他惊讶感动的好故事拍成一部短片,后来没刹住车,前后花了六年时间拍摄成一部纪录长片,并因此耗尽家产。他数次受困于资金断裂,捉襟见肘之下,突发奇想地用iPhone5和8毫米老式相机完成了最后场景。最终,这部纪录片为他拿下美国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与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相比拍摄制作过程的艰辛,该片记录的传奇故事更令人唏嘘——上世纪70年代,墨西哥裔民谣歌手罗德里格斯在美国发行了两张失败的专辑之后,被迫放弃音乐梦想,转行做建筑工,从此销声匿迹。但在地球另一端的南非,他的音乐却红极一时,激励一代代南非年轻人为反种族隔离而战,被奉为“比猫王还要流行”的巨星。

  …………

  (本版综合自2月26日《第一财经日报》《文汇报》陈汉辞吴丹 邵岭文)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