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一个谜
海南为何盛产清官
名贤辈出:海瑞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海瑞是一个难以被人们遗忘的名字,他在明嘉靖时期中举后步入官场,耿介、清廉等“标签”如影随形,伴随了他的一生。
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来自海南的海瑞并非“一个人在战斗”。在明代200多年的历史里,小小海南岛中举者近600人,登进士者60多人,其中琼山一地即占40多人。更奇特的是,就像椰风海韵成为海南美景的一张名片,耿介、清廉等性格特征也成为这些进士、举人们身上共有的标签。
在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的海瑞故居近旁,薛远、邢宥、王佐、廖纪、钟芳、唐胄等十大廉吏的画像昂然而立。如果说海瑞是一个“走极端”的标杆与灯塔,那么诸多海南官员虽不像这位“海忠介”那样耿直清廉到颇为怪异的程度,却同样坚守着刚正不阿的集体品格,在贪腐成风的明代官场里手挽手站立成了一座孤岛。
海瑞之外,丘浚是这场衣冠盛事当中的另一座高峰。在学术上,他不仅诗文传天下,开创了“诗趣天成”的文风,还成为世界上提出“劳动价值论”的第一人;在仕途上,丘浚一生历事四朝,曾官居相当于宰相的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虽然为官40余载,位极人卧,丘浚却仍然保持着清廉介直的品格。他生活朴素,在京城只有一套面积狭窄、地势低洼的房产,被人们称作“布衣卿相”。遗憾的是,相比于他的老乡海瑞,学界对丘浚的研究和重视远远不够。
…………
(摘自《中国国家地理》2013年第2期庞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