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1月,毛泽东两次批评文化部:
第一次,提出:“文化工作方面,特别是戏剧,大量是封建落后的东西,社会主义的东西少,在舞台上无非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文化部是管文化的,应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为之检查,认真改正。如不改变,就改名帝王将相部,才子佳人部,或者外国死人部。
第二次的主旨与第一次相同,指责文学艺术不宣传工农兵,不宣传社会主义。
也就在这个时候,文化部副部长夏衍和陈荒煤陪着既是文化部副部长又是中宣部副部长的周扬和茅盾、张光年等人审查《早春二月》的样片。放映结束后,张光年第一个发言表示赞许,紧接着茅盾又给予高度评价。但周扬最后发言时表示“不喜欢这部影片”,并给戴上了“人道主义”的帽子,只不过语气上仍很缓和。一时间大家都沉默了,还是茅盾打破沉默,说是否可以改一改?周扬说,沈部长说改嘛,就改吧。看片会不欢而散。
这一年的12月12日,毛泽东在《文艺情况汇报》上批示:
各种艺术形式——戏剧、曲艺、音乐、美术、舞蹈、电影、诗和文学等等,问题不少,人数很多,社会主义改造在许多部门中,至今收效甚微。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
…………
(摘自《同舟共进》2013年第2期孟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