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主义”——孟晓云儿童题材创作中的精神意蕴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2月20日07:58 李京泽

  用孟晓云自己的话讲,画家是她的“第三种身份”。的确,我们所熟知的孟晓云是一位记者和作家,因此,她的画令我惊讶:她的这个“第三种身份”,并不比前两个身份逊色!也许是一种机缘吧,我见到她的大量画作,深知她以其天赋、热忱和执著涉猎了众多题材。但是最让我眼前一亮的则是她以儿童为题材的作品。我喜欢将这些作品统称为“小孩系列”,它们给我的第一感受是“清新”。回味这种感觉,我很快发现,这种清新感不仅来自题材本身,也不仅来自画面的形式构成,而是来自这些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与众不同的呈现方式。

  在西方绘画史上,以儿童为正面题材的艺术创作,可以说是伴随着“圣母子”题材的流行而大量出现的。在婴儿耶稣的再现中,儿童总是被赋予了“神性”,而常常呈现出远超年龄的“早熟”。随着艺术的世俗化,真正呈现出儿童面貌的作品开始在肖像画和风俗画中大量出现,而其形象的最直观特点常常是引人怜爱的甜美。说得武断一些,其目的就是取悦观画的成人观众。另一种常见的类似绘画则是女画家中比较流行的“母与子”题材。艺术家主要希望表达的是母亲对孩子的爱,而母亲常常是这类绘画中的主体。我们可以看到,在传统作品中,儿童的身份要么是让渡给一种神性,要么是被观看他的成人建构,要么就是母亲关爱的对象。总之,儿童是被动的、从属的。绘画上的表现实际上是社会对儿童的认知的一种反映。事实上,直到19世纪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才开始严肃地对待儿童的精神世界。但即使皮亚杰也并未肯定这个世界。也许只有瓦尔特·本雅明才是一个真正的例外——后者看重儿童世界那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在艺术中,能够在儿童形象中真正体现出儿童主体性的作品同样是凤毛麟角。因此,孟晓云的“小孩系列”作品就显得尤为可贵。

  在这一系列作品中,大部分都是一个小孩头像的满幅特写。在中国油画中,从罗中立的《父亲》起,这种极具视觉张力的满幅布局开始多见,但是却很少被用在儿童题材上。事实上,首先在画面空间布局上,孟晓云总爱让儿童占据主体。这一点在大型创作《红军幼儿园的孩子们》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儿童近乎是顶天立地的,高处的天空、远处的山林,都只作为背景占据画面的最上端。画家有意拉近镜头,突出前景。对于画前的观者来说,他们会很容易感受到画家与对象之间的平视关系。不像一般的“母与子”题材作品,孟晓云的画中常常没有母亲的形象,她仿佛在以一个普遍的母亲身份,呼吁着所有人和她一起“蹲下来”,平视孩子。这种极具平等意义的平视,在表现儿童的作品中是极为少见的,可能是出自她作为一位报告文学作家的独特视角。除此之外,画面最中间、最靠前的孩子,双手插兜,转头将目光投向画外,是惟一不迎合画家凝视的孩子。然而,无论他的位置还是动作,都自然地使他成为观者最关注的形象。孩子们都对目光有所反应,而这个形象是幅度最大的——甚至是一种拒绝。从这种意义上讲,这个不与观众对视的孩子也许是“小孩系列”中最经典的形象。孩子的动作阻断了观者的消费目光,使得观者必须以更加内省的态度看待这些孩子,从而注意到孩子们的主体身份。

  这里,不仅是画面的结构布局,画面的细节表现也使得观者感受到一种全新的与儿童的交流体验。与《父亲》高度的三维写实不同,孟晓云很善于运用平面的、极具绘画性的笔触,寥寥几笔勾画出典型细节。这种叙事的敏锐让人想到了她的另外两个身份——作家与记者,而这种充满生趣的视觉风格似乎又正与儿童的天真相契合。更重要的是,精心安排的笔触却制造出简括的画面效果,在保留使观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表现力的同时,也避免了甜俗的形象,不会使观者陷入快感之中。我们常常说,艺术典型是个性与共性的完美结合。孟晓云达到了这种效果。她鲜活的叙述技巧使得每一个孩子都独具个性,但是表现主义的画风又使得每一个形象都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孩子。不去看解说词,我们会直观感受到他们都是体现出儿童“共性”的孩子。

  在孟晓云的大多数儿童题材作品中,这个“共性”的儿童形象再现的是一个离现代都市文明较远的孩子。画家对他们的关注不仅仅是出于道德的怜悯,甚至也不仅是艺术上绘画性的需求,而是出于精神上的价值诉求。没有被现代都市文明所遮蔽的儿童是艺术家心中儿童的真实本质。与之相应,孟晓云的“亲爱的小孩”系列不是已经模式化和浪漫化的儿童天真形象——后者带给我们的感受只是一时愉悦和最终的熟视无睹,更不是网络上经常传播的那种当代图像——这些图像常常是吸引人进行其他消费的钓饵,而是真正具有主体性的儿童形象。这些绘画的目的是试图总结我们这个时代的“真正”儿童,引导我们直接关注儿童的本质,让我们看到艺术家与儿童分享的救赎力量——也就是还未被物质欲求支配、被成人世界管制的创造力量。

  富有洞察力的读者一定感觉到了,标题中所谓“小孩主义”是对“女性主义”的戏仿。当今很多女性艺术家总爱在作品中表现出对女性身份的关注,但她们的这种表现不仅常常是极为个人化的,而且有时恰恰呈现出了父权制的模式。对女性气质的高扬,不应仅仅是提升女性地位,不是要建立一种女性统治来取代男性统治。

  比起女性,在权力上,儿童似乎更像是弱者。孟晓云的这些儿童题材作品中对他者、“弱者”的主体性的尊重与包容,迥异于男性的征服和占有,恰恰体现了一种真正的女性气质。在这里,艺术家与她所表达的对象都体现出了一种对消费的拒绝——不管是被消费还是去消费他者。这样,在对儿童精神的挖掘中,艺术家也挖掘了自己作为女性的精神世界。来自儿童、女性、艺术家——也许还包括作家与记者等不同身份的声音,共同在画面上汇聚成我们这个过于强调竞争与消费的社会所缺失的一种价值话语。这样的作品、这样的艺术家在当代艺术中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也就显得弥足珍贵。作为一位文学界、新闻界知名人士,孟晓云如今又踏入油画领域,并在人物画上取得如此成就。这在当代艺术界可以说是不多见的。正因如此,我们不仅期盼着艺术家带来更多对儿童形象的再现——例如现代都市景观中的儿童形象等等,也期待着艺术家的成就能激励更多人踏上这条“跨界之路”。(李京泽)

  孟晓云简介

  孟晓云,女,《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报告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孟晓云1980年开始从事报告文学创作。《还是那双眼睛》《胡杨泪》《多思的年华》分别获得全国第二、三、四届优秀报告文学奖。其中《胡杨泪》在全国引起轰动,获首届徐迟报告文学奖及新中国成立60周年优秀报告文学奖。

  5年多来,孟晓云专攻架上油画。她的巨幅装置油画《汶川地震儿童档案》一炮打响,在2009年5月13日以整版彩版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推出,之后又画了不少留守儿童、红军幼儿园的孩子及其他少年儿童题材的作品,作者统称它们为“亲爱的小孩”系列。

  孟晓云的油画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闻战线》发表。人民网曾为她举办画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已出版的《孟晓云画集》是她的第一本画册。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