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站在重大的历史关口,叶剑英总能明断是非,果敢抉择:他力排众难,助邓小平东山再起;他乘专机搭救胡耀邦,举荐其再“入阁”;为完成“两弹一星”伟业,他三邀张爱萍出山……
“中国可以没有我叶剑英,不可以没有小平同志”
1969年12月,因“战备疏散”到了湖南的叶剑英,向前来探望的王震了解因同样原因到江西的邓小平的生活状况,并说:“中国可以没有我叶剑英,不可以没有小平同志。”
林彪叛逃之后,叶剑英以军委副主席的身份主持军委工作。1973年邓小平从江西回到北京,叶剑英在邓小平的工作安排上屡屡建言。1974年10月20日,毛泽东在长沙同人谈到四届人大的人事安排时说:“总理还是我们的总理。邓做第一副总理兼总长,这是叶(剑英)的意见,我赞成照他的意见办。”11月6日,李先念在长沙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时说:“小平的问题解决了,一致拥护毛主席的指示。”毛泽东则说:“我拥护叶剑英同志的意见。”在1975年1月的中央军委办公会议扩大会议上,叶剑英曾两次提出由邓小平主持军委工作。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与世长辞。尽管邓小平已经在挨批判,但在名义上他还主持中央工作。按常规,应该让邓小平为周恩来致悼词,但江青主张由王洪文或张春桥来致悼词。张春桥自知不够格,王洪文又太嫩,大家不服气。于是,张春桥提出让叶剑英来致悼词。叶剑英坚决地说:“邓小平是堂堂正正的党中央副主席,又是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代替总理主持工作,又有国际威望,理应由他来致悼词。”此后,“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开始,邓小平再次被打倒。
10月,“四人帮”被粉碎。叶剑英首先想到的是要把消息通报给邓小平,他急切盼望邓小平东山再起,治国安邦。
…………
(摘自《党史文苑》2012年12月[上]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