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8月,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王云五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聘请著名作家、出版家胡愈之来主编创刊近三十年、久负盛名的《东方杂志》。
《东方杂志》是发表过鲁迅著名小说《祝福》的阵地。因时局纷扰,于“九·一八”和“一·二八”事变期间一度停刊,如今正是百废待举的时期。胡愈之深知其中的分量,他于10月16日正式接手后,便开始绞尽脑汁筹划1933年的新年特刊。
半个月后,一场前所未有、规模空前的中国知识界“新年问梦”活动,在胡愈之的导演下正式拉开了序幕。
一封征稿信
1932年10月底,上海已入深秋,落叶纷飞,寒意阵边防战士,但身处其间的胡愈之与这个深陷内忧外患的民族一样,常常夜不能寐。几度犹疑之后,他终于在一个安静的夜晚奋笔疾书,完成了一封即将发给全国各界知名人士的征稿信。
胡愈之在征稿信中说:“在这昏黑的年头,莫说东北三千万人民,在帝国主义的枪刺下活受罪,便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也都沦陷在苦海之中。沉闷的空气窒塞住每一个人,大家只是皱眉叹气挨磨自己的生命。先生,你也应该有同样的感觉吧?但是我们真的没有出路了吗?我们绝不作如此想。固然,我们对现局不愉快,我们却还有将来,我们诅咒今日,我们却还有明日。假如白天的现实生活是紧张而闷气的,在这漫长的冬夜里,我们至少还可以做一二个甜蜜的舒适的梦。梦是我们所有的神圣权利啊!”
…………
(摘自《民生周刊》2013年第3期邓凌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