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世了。
卖掉东京的房子,桃子和母亲来到小岛重新开始生活。令人不知所措的邻居,货架并不丰富的小超市,喜欢玩跳水游戏的同龄人,还有对母亲满脸堆笑的叔叔……一切都让人不能适应。
一切都很陌生,或者说令人厌恶。低头是最好的方式——从他人的注视下安全逃走,离开好奇、询问、关怀和打探。请收起虚情假意的真心。
“你不用回来了。”桃子对父亲的失约放出狠话。
“致桃子。”父亲在信纸上留下僵硬的三个字,便真的没再回来。他消失在无垠的大海上。
如何与世界相处?答案可繁可简,各人不尽相同。《给桃子的信》描述的是桃子的答案。
再也没有和解的机会了。桃子只能封存记忆,与世界冷战。这场冷战是一种惩罚,惩罚自己对父亲的任性与辜负。负面的情绪越积越多,桃子的热情被渐渐冰冻。可是冷血和把热血冷冻毕竟是两回事。代替父亲守护家人的妖怪出现了,只有桃子能看到他们。他们在桃子的世界里转圈打滚,重新编织她的生活。桃子开始试着了解这座小岛,试着与自己和解。
一次阴错阳差之后,父亲留给桃子的信被妖怪们误寄到天上。妖怪们偷了岛上的水果,打碎母亲的镜子。看不到妖怪的母亲对桃子怒气冲冲,大发雷霆。桃子狂奔到海边,母亲在身后一路寻找。飓风来袭,母亲的哮喘发作。桃子顶着骤雨连夜出发,一定要为母亲请来医生……
幼稚与任性要付出代价,桃子付出的代价就是世界冷酷的改变。娇惯与放纵像舞到天上的细线,腾空后的发泄换来的是坠入泥土里的乱麻。任凭你大叫哭闹,它就像一道毫无回音的石门。生活不会失重,透支过后总要付出才能换来平衡。
桃子请来医生,弥补了自己冲动的恶果。风平浪静之后,桃子站在高高的大桥上,纵身一跃。
——类似的场景: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的结尾,马小军神圣地一步步走上跳台,纵身一跃。他的起跳充满力量,刚劲优美,然而下落却惊慌失态,措手不及。他的人生在抛物线的顶端被割裂——充满幻想的青春自此挥手告别,他将急速俯冲,进入毫无准备的成人社会。
深呼吸,吐气,跃起……桃子舒展身体,毫无杂念。她的跳水仿佛是一场与世界和解的舞会,也是一次面向观众的全体邀请。她不求原谅和理解,因为河水不会倒流。和解不是对过去的遗忘,而是坦然面对裂痕与遗憾,再带上它们向前走。
日本动画电影《给桃子的信》由冲浦启之担任监督,Production I.G公司制作。冲浦启之曾经监督过动画电影《人狼》,这部作品以其写实和残酷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正像Production I.G的社长石川光久所说,冲浦启之在拍摄《人狼》之后,出人意料地选择了题材与风格完全不同的《给桃子的信》——他的作品风格多样,令人惊喜。
《给桃子的信》花费7年时间进行制作,仅作画就用了4年。网上流传着冲浦启之绘制的手翻书,两个女孩在一页页纸上活起来,追逐着打雪仗。或许这就是《给桃子的信》要用4年进行作画的原因——除了拥有出色的故事原创与演绎能力之外,导演本人还是一位专业、精准并且要求极高的原画师。(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