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亟待批评介入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2月01日08:26 闻 言

  流行音乐是流传性最广的艺术,是时代风潮和大众文化的风向标。新时期以来的30多年,中国流行音乐的迅猛发展有目共睹,流行音乐的流变速度最快、传播方式也最为广泛。民族的、通俗的,原创的、引进的,欧美的、港台的,组合的、个人的,演唱会和比赛,专辑和专题,电视和广播,飞机上和汽车里……流行音乐无处不在。音乐还是随机欣赏、“被动接受”的艺术,喜欢不喜欢,都有可能在生活中遇到。无论在都市还是城乡,流行音乐都是随处可以接触到的艺术形式。回想上世纪80年代初期,邓丽君的歌曲使“靡靡之音”成为激烈争论的问题,到今天,即使是公园里晨练的伴奏,也早已和流行音乐结合起来,成为一道有趣的“风景”。

  近年来,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呈现出“集约化”的特点,从“超级女声”到“中国好声音”,从 “星光大道”到“我是歌手”,流行音乐的舞台宽阔到了过剩的地步。大量的平台不但让歌星们尽情挥洒,更调动起很多普通人的音乐梦想,各路新人正从这些五光十色的舞台上成名,一夜之间成为明星。

  流行音乐是大众娱乐,是时尚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艺术发展的阶段性现象。围绕流行音乐展开的话题常常是热议不断又迅速转换,有时候是音乐本身,有时也涉及到其他一些文化领域。这里既是一个异常活跃的空间,又是一个杂草丛生的地带。一首歌是如何流行到城市乡村的,它的曲调、歌词包含了哪些要素,何以能够撩拨人们的心绪,它又如何在热度中突然消失,它被谁替代,是否能够成为传唱时久的“经典”,这些问题需要有专家梳理、分析、评说。在新传媒时代,流行音乐的传播体现出许多新特点,一首《最炫民族风》,有人喜欢,有人说俗,它被编织成各种各样的“版本”流传,成为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

  然而,对一种流行,对一首歌曲,欣赏者多以“粉丝”的态度用言辞、表情甚至夸张的尖叫和眼泪表达他们的热衷,独缺专业批评的介入。流行音乐以其自身规律在变异中发展,但专业的艺术分析和批评,哪怕是追踪式的描述和判断都越来越少有。流行音乐的实践本身提供了大量鲜活生动的样本,而音乐批评却远远滞后,无法成为音乐发展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令人遗憾的事情,更是亟需补上的课题。中国不是没有音乐评论,但有点成绩并见专业水准的乐评,大都局限于对西方音乐特别是西方古典音乐的介绍与欣赏,对国内流行音乐还处在“看不上”、“跟不紧”、“不到位”以及“零星点滴”的阶段。各种声乐竞赛和“比武”场上,评委大多是流行乐坛的“老将”、“大佬”式的人物,评价也多是夸张过度的叫好,专业的乐评人几乎完全缺席。

  流行音乐的驳杂特质和欣赏变异,听众的欣赏习惯和艺术引导,都应是音乐评论的题中应有之义,流行和高雅,流行和流俗,时代风潮的变化,流行风格的崛起,是音乐人和听众所需要的。在流行音乐热潮不断的今天,亟需有专业水准、有艺术眼光、有大众文化分析能力、有善于引导、敢于批评、热情推荐的音乐评论介入,促使流行音乐成为主流艺术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闻  言)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