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路——中铁二院60年发展纪实》一书,以纪实的手法,全方位地展示了作为我国最大型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之一的中国中铁二院60年改革发展的辉煌历程。笔者从中铁二院历史沿革入手,真实、全面地再现了中铁二院在新中国3次铁路建设高潮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和改革开放以来中铁二院战略转型,走出国门、服务世界交通事业的丰功伟绩,描绘了中铁二院不断发展壮大建设国际型工程公司的壮美蓝图,展示了老一辈二院人“唯物求实、精心设计、团结协作、艰苦创新”的情怀,弘扬了“勇于跨越、追求卓越”、“诚信天下、共赢未来“的奋斗精神。
太久的等待
大门已经打开
我们向世界走去
世界向我们走来
……
对中国打开世界大门的机遇,中铁二院人不等不靠,从最初的“借船出海”、“搭船出海”到今天的“造船出海”,中铁二院人进军海外市场已迈出了同行业的领先步伐。
近年来,中铁二院先后在老挝、越南、缅甸、柬埔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格鲁吉亚、伊朗、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蒙古、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阿尔及利亚、南非、利比里亚、几内亚、委内瑞拉、阿根廷等数十个国家或地区,承担或涉足了各类前期或在建项目总计40余项。业务涵盖了铁路、公路、地铁的勘察、设计、监理、咨询以及工程总承包等众多领域。经过多年来的实践锻炼,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海外项目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中铁二院国际化步伐正在不断加快,一个集“生产经营国际化、产品产业国际化、人才资源国际化、技术及管理创新国际化”的国际型工程公司已初具雏形。
聆听历史是一种深邃的智慧。
中铁二院最早走出国门是1958年,受柬埔寨之邀,中铁二院派出了地质专家李跃芳、线路专家何澄清等赴柬埔寨援助铁路修建任务,历时近两年。
1965年4月,中铁二院数十位专家抵达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同年5月15日,坦赞铁路勘探工作启动,中国铁路走向世界的大幕徐徐开启。
从此,中铁二院人踏上蜀道,走出西南,奔向大海,拥抱世界,开始了走向世界的梦想。
成立于1952年的中铁二院,改革开放之初,年产值不过千万,即使到了2000年年产值也不过2亿多元,然而到了2011年,企业新签合同额已突破87亿元,实现收入458亿元,实现净利润302亿元,企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铁二院一年一个台阶快速发展,企业改革全面推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职工收入稳步增长,基本完成了“由传统的国有老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由单一的勘察设计企业向复合型工程公司”的两大转变。
这是历史性跨越的12年,这是波澜壮阔的12年。在此期间,中铁二院从发挥既有技术优势到进军高铁市场,从扩大国铁份额到分享城轨、公路的市场,从2004年全面走向市场到2007年提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际型工程公司”,推动中铁二院领先于市场变化,完成了华丽的转型。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而更难测的则是市场竞争的风云变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暴发,世界各国经济陷入低迷。为保持国民经济增速,全面应对金融危机,搞好灾后重建,拉动内需,中国政府制定了高达4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由此启动。作为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咨询业务的中铁二院,恰在这一轮基建高潮中实现了自身的大发展,各项生产经营指标连续两年增幅超过40%。
然而,随着大量规划铁路项目的开工,基建高潮对未来发展资源的透支效应逐渐显现,国内市场特别是国铁市场容量相对不足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12万公里的铁路网规划建设目标目前仅剩27%,难以维系铁路建设以现有速度长期发展。地勘、测绘等业务院已明显感到前期项目有所减少,项目投资审核把关更严,建筑业低谷到来的时间有可能比此前预计的要早。与此同时,随着咨询设计领域步入战国时代,国内公路、城轨、市政工程及其他上下游相关业务,都因为严酷的市场竞争面临经营开发困难、利润率降低的现实。加上进入2010年以来,国家投资的方向和重点发生了较大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区域战略开发成为新的重点,均给企业调整生产力和产品结构布局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最近五六年的业务收入数据来看,中铁二院对国铁市场的依存度较大,以2006、2007、2008、2009年为例,铁路市场收入占企业全部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高达82%、71%、68%、67%,虽然在逐年递减,但比例依然较高。鉴于此,一旦国铁市场大幅下滑,将给企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丰富企业产品结构,一直是集团公司领导思考的重点。
中国中铁李长进、白中仁、周孟波等领导相继来到中铁二院,要求中铁二院这个设计咨询的龙头企业抓住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机遇,“放开手脚,走出国门”,吹响进军海外市场的号角。
中铁二院董事长、党委书记漆宝瑞,总经理朱颖也一再强调:“开拓海外市场,事关企业长远发展,企业要真正做强做大,就一定要走出去,只有‘走出去’,企业才会有希望!”
在公司领导班子的共同决断下,从2002年开始,已将发展的眼光逐步由国内转向国际,对开展海外业务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中铁二院基本的策略是跟着外交路线走。中国的外交路线是,先发展周边友好关系,进而巩固与第三世界的传统友谊,再与大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中铁二院的海外发展路线亦步亦趋。纵然在国家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政策鼓励下,中铁二院的海外拓展依然相当艰难。只要听说某国有铁路项目招标,中铁二院就去投标,但几乎无一中标。
2003年,中铁二院整体并入世界双500强的中国中铁,从此在技术力量和投资整体优势方面,有了强大的支撑,开始扬起征战世界的风帆。
2004年8月,中铁二院开始了海外业务的破冰之旅——柬埔寨“泛亚铁路”技术研究项目。虽然这个项目的合同金额并不多,但对中铁二院来说,却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次走出国门的练兵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提升中铁二院国际化技术水平,全面适应全球市场竞争,近年来,中铁二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同美国、意大利、德国、荷兰以及法国、日本等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企业成立合作公司,进行技术交流,极大地推动了中铁二院的整体技术发展步伐。
从2006年开始,在董事长漆宝瑞和总经理朱颖的极力催促下,中铁二院海外拓展的步伐又进一步加快,力度进一步加大,从最初的“借船出海”,到“搭船出海”,直至“造船出海”,中铁二院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海外发展之路。
在短短的6年时间里,从亚洲到非洲,从南美洲到大洋洲,“中国中铁二院”的旗帜飘扬在数十个国家的工程建设现场。在世界建筑业版图中,中铁二院确立起了自己的全球坐标。
近两年来,中铁二院开始“造船出海”,在与其他公司合作的同时,更多地从事独立自主开发,业务模式也由最初单纯的勘察设计逐步向工程总承包等多领域转变。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中铁二院除承担了缅甸泛亚铁路西线、尼日利亚国家铁路现代化项目、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尼日利亚阿布贾轻轨、委内瑞拉中部铁路、委内瑞拉北部平原铁路EPC项目、埃塞俄比亚国家铁路、阿根廷国家铁路1400公里改造工程之外,还在巴基斯坦、老挝、越南、伊朗、泰国、印度、孟加拉国、刚果、毛里塔尼亚、加蓬、南非等数十个国家或地区,承担或涉足了各类前期项目、在建项目,总计40余项,业务涉及铁路、公路、地铁的勘察、设计、监理、咨询以及工程总承包等众多领域。特别是2009年成功签订项目总资金额达75亿美元的委内瑞拉北部平原铁路EPC项目合同,成为中国中铁国际工程总承包历史上的重大突破。中铁二院作为勘察设计总体单位,既令世界同行为之侧目,也使集团公司海外业务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在国内经济受到世界金融危机巨大冲击的情况下,中铁二院始终没有忘记海外具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在国内市场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始终没有忘记把国际业务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积极加以培育和扶持;在人力资源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始终没有忘记把许多优秀人员特别是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分批次送到海外项目接受学习和锻炼。
近几年来,各国工程项目相继正式开工。为了展示中国品牌、创造优质工程,中铁二院的领导、专家和许多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中铁二院海外战略的排头兵、探路人、开拓者,远离祖国、远离亲人、远离朋友,奋战在现场。
开创中铁二院百年基业,实现中铁二院全球经营梦想,在浩瀚的星际中,不甘平庸的二院人,注定将是那颗最为耀眼的明星!
在开启中铁二院下一个璀璨辉煌的崭新征程上,中铁二院海外工作人员将义无反顾地用自己的努力、青春、拼搏和奉献,在广阔的国际舞台上书写自己精彩人生的同时,共同续写“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际型工程公司的美好明天!(马有举)
(摘自《崛起之路——中铁二院60年发展纪实》,马有举编著,作家出版社 2012年9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