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出的精彩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1月28日07:58 籍 云

  长期以来武警边防部队并不为人们所熟知,他们忠于使命的英雄事迹和别样的奋斗历程是随着近年来这类题材文艺作品的出版和热播进入人们视野的。边防武警是戍守祖国边疆的卫士,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士,是缉毒一线的勇士。在和平时期,边防武警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在现代社会各种利益诱惑面前,经受着理想信念、现实生活乃至生与死的严峻考验。作为平安中国、美丽中国、幸福中国的建设者和守卫者,他们是一个没有被充分展示的英雄群体,是值得用心书写的时代先锋。他们的故事对于今天习惯了和平安乐生活的人们是警醒和激励,他们的事迹会让当下年轻人悟得责任和担当。

  《我是谁》描写的就是边防警察的缉毒故事。小说以厚实生动的生活内容,引人入胜的艺术构思,饱满鲜活的人物形象,新颖深邃的思想意蕴,集中地反映了武警边防缉毒警察在缉毒战线上进行的艰苦斗争,塑造了以夏天、成海洋、冯晓鸥、周为民、白雪、其木格(蒙蒙)、丛刚、师三军等一批典型人物形象。有趣的是,这是一部由12位边防武警作者共同完成的接力小说。这样的创作形式,有一个不小的难度,就是要有整体设计,包括结构、人物、语言、逻辑、风格等,并要求每一个作者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这样的设计,这实际上对于以探索个性化艺术表达为目标的作家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我不认为这种形式违背创作规律,这种探索让我们看到了小说创作在集体智慧中实现的一种可能。这种创作形式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长处,就是它比较好地利用了不同作者的生活积累和艺术优势,克服了单一作者对某些生活细节不熟悉导致的真实性、现实感不足问题,以及由于性别差异导致的想象、叙述失魂问题。如让聂虹影写“青涩之恋”一章使它能以女性的视角写好对夏天和白雪的感情;而长期生活在黑龙江的毛永温在识破“天机”一章中对东北环境和语言的描写无疑彰显了他的地域优势。《我是谁》在小说结构、情节推进、叙述风格等方面基本实现了统一,其中创作者付出的智慧、才情、创造显而易见。

  《我是谁》以侦破缅籍华人刘天豪贩毒集团的“猎枭行动”为主线,12位作者调动了各自丰富的生活经验,展开了大胆的艺术想象,运用了一个高于生活、波澜起伏、旨趣深远的艺术结构,从而为小说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作者们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结构艺术手法,从主人公缉毒警夏天在贵州舞阳河畔被发现失忆写起,以夏天被一个又一个曾经熟悉的战友、亲人呼唤而追问“我是谁”为推进故事的引擎,一个线头一个线团地“经营”出了情节丰富、生动、曲折的缉毒案,最后才把线索会拢到隐藏很深的云南某边防检查站副站长成海洋(后化名杨再春)身上,以成海洋、刘天豪等贩毒集团骨干被抓获为故事的高潮和结局。这样一个完整而集中,跌宕又幽深的故事框架,显示了作者们的艺术概括力。我们看到,围绕着男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和办案足迹,时而出击新疆,时而远驰广东,时而回师云南,行踪时隐时显,线索若断若续,有悬念也有远图,像下围棋给人全局在胸、落子奇绝之感。小说设计的情节布局,既符合实际生活的内在逻辑,又不拘泥于生活的原生态,看起来很抓人。

  《我是谁》努力突破一般侦探小说的套路,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塑造了以夏天、冯晓鸥为代表的中国当代缉毒武警的艺术形象。这些年轻一代的缉毒警经受了军营血与火的洗礼和艰苦环境的磨砺,有着较高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养,具有为缉毒事业献身的崇高信念,关键时刻能够舍生取义,表现出大智大勇,是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优秀践行者。同时,他们又是感情丰富、各有现实生活负累的普通人。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中对夏天与白雪、其木格之间的感情描写温暖而动人,透过淳美、真挚的爱情、友情,我们看到了夏天这些当代武警精英不是上天入地、浑身仙气的古代剑客,而是土生土长、充满活力的真实英雄。小说还把冯晓鸥、白雪、蒙蒙这些有抱负有胆识的女性武警战士推到了台前,描写她们的笔墨同样入神入画,让我们看到了在边防警营、缉毒一线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籍云)

  (《我是谁》,王超杰主编,刘广熊、罗汉等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