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官》:心中要始终装着老百姓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1月28日07:55 张永权

  邵瑞义的长篇新著《地方官》一出版就在读者中引起了关住。当然这和该书是反腐题材有关。无论是官场小说 ,还是反腐作品,要能得到读者和专家的肯定,不仅在于题材是否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最主要的还是看作品是否具有思想上的震撼力和艺术上的感染力。作为长篇小说,题材和故事都不过是载体,深度的思想开掘和典型的人物塑造,才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从这两方面看,《地方官》都有亮点,是一部能让心灵受到撞击和感动的好作品。

  从表面上看《地方官》是一部反映市县级官场反腐题材的长篇小说,但作品在改革开放宏大的时代背景下,对反腐题材作了深度的开掘。省委指派到凌华市的市委书记邝道源,从心怀把一个环境条件较差、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改变成经济发达、环境优雅的城市的浪漫理想,到蜕变成贪污受贿、生活堕落、独断专行、打击排斥异己、与黑恶分子勾结的腐败分子。小说通过邝道源的为官之路与黑恶社会人物袁承峰、贾大奎等人的相互利用勾结和凌华市的市委副书记、市长高旧章,纪委书记余昌华,人大主任辛高平,国土局长汤银中等党内的健康力量以及老钢炮、辛老八等农民群众与他们的斗争,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新时期反腐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复杂性和必要性。小说决非是那种以反腐为幌子,为达到某种商业利益而进行炒作的作品,而是通过对题材的正确把握和思想的深度挖掘,对人物形象的艺术塑造,使这部作品主题思想严肃深刻,人物形象典型,个性鲜活。是一部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和艺术震撼力的优秀长篇小说。

  《地方官》对反腐题材的深度开掘首先在于作家以干预官场现实生活的勇气和直面官场种种矛盾的作家良知,以宏大的小说构建和众多而典型的人物, 展现了一幅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官场生活的斑斓画卷。小说以凌华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工作生活为中心,将笔触伸进区县和乡村,甚至走笔高江省委。这就把广阔的官场生活和众多的官员形象纳入作品中, 有助于更真实、更全面,也更具有典型意义地写出当今官场生活的一斑一叶。凌华市的这些不大不小的地方官,有像高旧章、余昌华等这样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始终为民谋利的官员。也有像邝道源、袁承峰那样以权谋利、独断专行,与黑恶势力勾结的腐败分子。小说就以这两类官员为情节走向的中心,把官场、商场、情场、城市、农村以及广阔的社会生活纳入其中;以他们不同的为官之道,展开了一个又一个尖锐复杂甚至你死我活的矛盾冲突。作品围绕邝道源在香枫村征万亩良田,建人造湖所产生的和农民之间的矛盾,交织描写邝道源与腐败分子袁承峰、黑恶头目贾大奎互相利用勾结的阴谋勾当以及党内健康力量和他们的斗争,让我们看到了这场反腐斗争的惊心动魄与尖锐复杂。当邝道源赴凌华上任不久,半推半就接过袁承峰的那个信封后,就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问题演变蜕化,在腐败的泥坑里越陷越深。一把手的腐败造成的危害让人怵目惊心。凌华市成了邝道源的独立王国、黑恶势力横行无阻的天下。市里的一些官员遇刺,到凌华市查访的省委书记的车被拦,反对强占土地的村委会主任被杀……省委为了弄清凌华的问题,不得不派探子以开商店为掩护进行暗访侦察。最后小说以香枫村民因张二狗卷走千万元农民的征地资金为导火线,引发万人到市委上访,由于黑恶势力打死辛八爷造成更大的游行示威行动,将矛盾升级,引起省委的高度重视,大刀阔斧地解决凌华问题,惩处了腐败分子,摧毁了黑恶势力,从而以血的教训揭示了腐败不除必将亡党亡国的深刻思想。这也深度开掘出了反腐题材的时代价值和长远意义。干预生活是现当代文学的一个优良传统。长篇小说具有反映现实生活、揭示历史规律的功能,敢于面对生活中的矛盾,反映生活中的阳光面,又敢于干预生活中阴暗的东西,才能构建起长篇小说充实、宏大的结构,从而更有力地反映生活的本质。从这个角度看《地方官》无疑是一部反映现实生活、干预现实生活的长篇力作。

  创作反腐题材作品,不仅要敢于干预现实生活、勇于揭示矛盾冲突,还要注意把握好矛盾冲突的“度”。《地方官》在这方面也有亮点。凌华市虽然一度成了腐败分子的独立王国,但它始终还是在党的领导控制之下,特别是一批党内的健康力量和广大的人民群众,一直在和腐恶力量进行着坚决的斗争。因为一把手的腐败,使得这些斗争不得不以“地下”的形式进行,但给腐败分子的震慑和打击却是明显和有力的。当今某些反腐题材的长篇小说、影视剧,由于把正面力量写得软弱无能,而腐恶势力又过于强大,虽然最后也是以腐恶势力的失败而告终,但总还是正不压邪,难以让人相信,也违背了现实生活的真实。而《地方官》却在反映腐败分子阴谋勾当的同时,写出了他们对正义力量的畏惧心理,更写了正义力量多种形式的斗争,显示了党的领导在战胜腐恶势力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地方官》对反腐题材的思想内涵作了深度开掘,从作品的情节和塑造的人物中自然流露出来。小说塑造了一大批具有典型意义又性格鲜活的人物形象。邝道源作为一名由通过自我奋斗成才的高级知识分子到一名主管一个市的领导干部,由一个在性格上刚愎自用、惟我独尊、好大喜功、爱搞花架子的形式主义者蜕变成腐败分子,其典型意义不仅具有警示作用,还提出对在重要岗位干部的任用,一定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全面的考察。决不能因为强调选择知识型、专家型领导干部,而忽视对其“德”的要求。与之相对立的人物——市长高旧章、纪委书记余昌华等,他们身上既有坚持党性原则、权为民所用的优秀党员领导干部的共性,又有其“这一个”的典型性格的鲜活显现。像高旧章在受到邝道源的排斥和黑恶势力的打击时,心中不忘民生,深入基层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在大旱大涝中夺粮。但性格中的善良软弱、优柔寡断、患得患失,又使他在和腐败分子的斗争中缺少锐气和霸气。最终未能主动及时把邝道源的问题反映到省委,在省委解决凌华问题时,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甚至带有一点点悲剧性的结局。而余昌华则敢于斗争、有勇有谋,在处理凌华问题的关键时刻,他勇敢站出来和邝道源对峙,又足智多谋对腐败分子袁承峰敲山震虎,及时把凌华的问题反映到省纪委。党性和个性在他身上得到了较好的统一。其他人物,如魏成国漂浮不定的神秘和坚定性格中的人性光环,为救陷得不深的官从坤,说服他拿出钱来为凌华市应急,将功补过。腐败分子袁承峰的机谋与残忍、一掷万金的黑帮头目贾大奎的无耻奸诈与老农民辛八爷的正义与善良等等,都以其不同的性格,给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鲜活感。这部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上至省委书记,下到最底层的村委会主任、普通百姓,组成了一个从官员到百姓的新时代人物画廊,也使这部作品因人物的成功塑造而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

  小说人物塑造的亮点,就是把主要人物置于矛盾之中,让各种不同的人物在这些矛盾交结中去显现他们的作为和性格,同时描写人物在矛盾中的心理变化和精神状态。例如袁承峰逼迫妻子离婚遭到拒绝并让他知道女人已经掌握了他全部的罪恶行径时,小说有一大段的心理描写,真实地写出了这个罪恶累累的腐败分子在残忍杀害妻子时既丧尽天良的残酷,又胆怯法律威严的心理活动。邝道源怎样一步一步地陷进腐败的深渊而不能自拔,作品也有许多心理变化的描写。高旧章对邝道源不顾民生、脱离实际、独断专行,征地万亩建造人造湖的问题,要去省委反映但又最终放弃,其心理的变化写得非常细微又合符情理。这样描写使作品直逼人物的灵魂,不仅写出了人物的行动,也揭示了他们为什么那样行动的思想根源,使得作品更具有思想的穿透力。

  《地方官》在情节结构上也颇有特点,作品以中国传统小说注重情节结构的严整紧凑为基础,同时借鉴现代小说时空交错、意识流的情节变化等手法, 使作品在大故事套小故事中波澜迭起,悬念丛生,具有很强的阅读诱惑力。小说的叙述语言简洁、生动、朴实,人物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较性格化。同时从群众中提炼出一些口语融入作品中,使小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地方官》,邵瑞义著,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张永权)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