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来,数以万计的中国读者,翻开了一本名为《邓小平时代》的书。该书完整回顾了邓小平的一生,全景式地描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之路。在近日在京举行的首发式上,该书作者傅高义介绍说,这本书原本是写给美国人看的,希望西方更加了解中国,“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国家的关系,但美国人不是太了解中国情况。”
作为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曾经的主任,傅高义在学校里被称为“中国先生”,这不仅因为他会讲一口流利的汉语,更由于他对中国的研究与谙熟。他对中国问题的关注、解读及相关著述已延续40多年,先后有《共产主义下的广州》《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广东》等著作问世,《邓小平时代》无疑是其中极为厚重的一本。为了写作这本书,傅高义自2000年起就开始专注于邓小平研究,参考了大量档案和中外学术研究成果,对中国很多领导人、邓小平家属、与邓小平接触过的外国领导人等上百人进行了独家访谈。
虽然傅高义声称这本书是为美国人写的,但无论如何,最关心傅高义在书中说了些什么的还是中国读者。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表示,《邓小平时代》之所以广受关注和好评,是因为该书的着眼点不仅是邓小平个人,更把重心放在了对时代的考察和研究上,告诉读者中国发展道路从哪里来,向何处去,帮助读者理解中国改革时代的昨天和今天。
有些读者反映,该书虽然史料丰富,但新的史料并不多。李昕对此表示,傅高义是给改革时代做传,关于改革以前的部分,确实写得不多,没法跟邓小平女儿邓荣的书相比。但是1978年到1992年的史料,国内没有其他的书具有可比性。(欣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