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电影多多关注百姓自己的梦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1月23日08:05 黄尚恩

  近期,由中国网络电视台原创、以“中国梦”为主题的10部微电影在网络上集中展播。这10部影片中,既有根据“5·12”汶川大地震中真人真事改编的《鼓舞》,又有取材内蒙古大草原,记录传统与现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月亮的草原》;既有讲述身患白血病却依然情系乡亲的大学生村官的《微笑的樱桃》,又有反映军旅生活中人与马关系水乳相融的《战马》……这些影片在保持内容取材的多样性的同时,在技术上也大胆创新,较好地诠释了中华儿女勇于追求梦想、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和信念,引起网友的关注。事实上,随着“中国梦”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用电影来展现中国人自己的梦想,成了众多电影人和观众的诉求。

  电影要多展现当下人的梦想

  “中国梦”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既可以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可以看作“个体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用电影来呈现“中国梦”,具体应该在哪个层面上来呈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会林认为,从精神的维度来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敢于负责,能够负责”的担当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奋斗精神,都是“中国梦”的题中之义。在电影里,凡是有这样一些内涵的,不管它叙述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平凡小事,还是武侠世界里的行侠仗义,不管它写的是伟大的人物,还是普通的平民百姓,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国梦”。但希望更多的影片来反映当下中国人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老百姓对改善自己的生活始终带有一种期盼,他们的梦想在现实世界中是如何实现的,付出了怎样的艰辛,这些最值得我们的电影人关注。这是涉及每一个国人的“中国梦”,因而更具有普遍性、更“接地气”。

  谈到反映当下现实,就会涉及电影中的“时间美学”。作家陆天明认为,美国的历史很短,所以他们在电影中所呈现的梦想图景都是指向未来的,他们的梦看起来总是那么粗犷、豪迈。可是我们国家不一样,我们有着悠久的历史,祖先创业阶段的光荣与骄傲离我们太遥远了。近一百多年来,我们国家又经受了太多的磨难。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才慢慢找到自己的道路,实践强国富民的梦想。面对这样的历史,我们的艺术家始终摆脱不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因此,我们每次要做明天的梦,首先得回顾一下历史,我们的思维总是往后“闪回”的。可喜的是,我们现在慢慢走向了复兴之路,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中所创造的“奇迹”会扑面而来,有责任感、使命感的电影艺术家会用自己的镜头语言去呈现这一现实进程。

  中国电影要提高“造梦技巧”

  中国30多年来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的电影艺术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包括很多 “草根”通过奋斗实现梦想的事迹。有一些影片及时地将这些“梦想成真”的故事呈现了出来,做到真实可信、充分故事化。但我们也可以在银幕上看到一些图解式、概念化的作品,为了表达某些“主旨”而硬造相关细节。而且很多的电影主要侧重于社会心理层面,对于个人心理满足没有充分重视。也就是说,用集体的诉求来代替了个人的期望,没有很好地协调两者关系。

  陆天明认为,在很多优秀的作品中,集体的诉求和个人的期望之间并不存在冲突,因为艺术本来就是要讲究个性的,它通过具体的一个人或一个群体来反映社会中共存的问题。只是我们在表现人物的心理时,要摆脱那些大而空的东西,做到真实可信。现在很多电影都已经做得很好了,比如2011年的《惊沙》和2012年的《万箭穿心》。前者描述的是西路军渡河时遭到围歼的悲壮故事,写的是几个人和一支部队,但展现的是中国人为寻找新路而作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后者讲述的是一个妇女的平凡生活,她活得很艰辛,但也很坚强,实际上就是反映了亿万中国人的心理状态。

  国外一些叙事模式值得借鉴

  在“造梦技巧”这一点上,国外一些制作机构找到了一些成熟的叙事模式,值得我们借鉴。黄会林表示,国外一些电影中有很多科幻的、浪漫的,但更多的是关于现实的。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电影,其中都体现了非常鲜明的价值观,并吸引全世界的关注。一些国外电影也常常讲述他们的梦想。这些梦想的核心就是,只要经过努力不懈地奋斗,一个人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这是一种具有励志性的电影,可以给走进电影院的观众在梦幻中获得一种独特的心理安慰。

  “圆梦”模式与理性批判

  并不冲突

  也有人提出,如果我们的电影总是追求一种“圆梦”的结局,那影片会不会失去批评性呢?陆天明认为,电影和其他的艺术门类一样,可以带有深刻的思考,以及批判的功能。但是电影毕竟是一种大众文化,它应该给观众带来娱乐。老百姓在现实生活中苦苦挣扎,当他们走进电影院的时候,是希望能够享受到一道美味的小餐的。当然,也可以有一些探索性的电影,可以不注重观众的观影感受。可是,一旦要让广大观众认可你的电影,那就必须注意电影的“白日梦”功能。因此,应该对不同类型的电影有不同的要求,那些探索性的电影可以注重它的批判性,而那些以为大众提供娱乐的影片,应该注重为观众提供美好的幻想。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贾磊磊认为,我们期望看到的电影中的批判是一种建立在人道精神与理想信念之上的理性批判,是一种面对历史必然趋势不断追溯的深刻反思。这种批判的目的不是为了使观众在阴云笼罩的银幕下对现实感到绝望,对理想感到幻灭,对人生感到空虚。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使是在同一部电影里,“圆梦”模式与展开理性批判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冲突。(黄尚恩)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