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提高国产电影的核心竞争力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1月16日07:54 徐 健

  在1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除了公布2012年中国电影的相关数据外,电影局局长童刚还就2012年中国电影取得的成绩、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工作重点进行了通报。

  童刚介绍说,2012年主流电影创作取得新成就。以迎接党的十八大重点影片为代表的一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电影,如《忠诚与背叛》《雨中的树》《生死罗布泊》《南平红荔》《冰雪11天》《索道医生》等,以崭新的观察角度、体验方式、表现形式,提高艺术性,增强亲和力,同时积极借鉴类型电影元素、引入高科技制作手段,强化市场营销,不断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带动了一批主流影片的脱颖而出,为主流影片不断拓展创作道路作出了新的探索。

  面对以美国好莱坞为代表的世界电影的强力冲击,中国电影的产业化水平距离电影强国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步伐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成绩的背后依然伴随着诸多问题与压力。童刚认为,电影质量提高滞后于数量提高,国产电影的核心竞争力亟待强化。关于数量与质量的辩证关系还未形成广泛共识,多年来一直提倡的以提高质量促进转变发展方式的观念还未真正落实。2012年,票房收入超过2亿元的国产影片与美国进口影片相比,数量偏少,竞争力相对低下;在5000万至2亿元的中等票房影片中,虽然国产影片比例占有一定优势,但质量参差不齐,口碑与票房不相称。这些现象凸显了国产电影的核心创作力不强,在类型化开发、多样性建设等方面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国有电影单位的整体实力在市场竞争中还处于弱势地位,品牌建设意识薄弱。

  在中国电影“走出去”方面,能力还显薄弱。2011年中国电影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达20.46亿元,2012年中国电影海外收入同比下降近50%。对于中国电影海外收入不佳的原因,童刚认为,一是中国精神、中国形象、中国故事的世界性表达和传播能力,与之前相比没有实质性提升,与国际电影的主流形态存在差距;二是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宣传、营销手段比较落后,缺乏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

  此外,国产电影的科技含量与人才储备较为欠缺;产业布局不均衡,市场档期和秩序有待继续提高;电影技术标准及监管体系仍不完备;农村电影放映条件有待改善,节目供应需要进一步丰富等问题也是当前中国电影人必须面对和思考的。

  谈及今后电影工作的重点任务,童刚指出,将在稳定数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电影质量,继续抓好“电影精品工程”,以优秀作品体现中国电影创作的主流价值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运用激励方法和扶植措施,有效调动制作单位和创作人员的积极性,力争让主旋律创作更丰富、更精彩,成为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艺术精品;进一步拓展多类型创作格局,力争推出一批主题健康向上、观众喜闻乐见、具有市场号召力的多样化、类型化创作典范,有意识地树立电影品牌,推动系列化发展;特别注重对农村题材影片的发掘和支持,争取推出几部让广大农民观众喜闻乐见的、能够进入市场的优秀农村题材影片。

  在拓展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方式方法上,童刚表示,要积极探索电影“走出去”的新思路和新办法,努力提升中国精神、中国梦想、中国文化的国际表达能力,促进国产电影与世界电影的有效接轨;推动建立畅通有效的电影海外营销机制和网络,培育市场化的营销主体,尽快建立专业性较强的国产影片海外营销体系,力争国产电影在国际市场的商业发行取得突破;重点支持电影频道推进中非影视合作工程的电影相关项目,争取实现在所有建交非洲国家的主流电视媒体播出中国电影的计划。(徐健)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