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正道是沧桑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1月16日07:53 左 衡

  与前几年相比,2012年中国电影的面貌发生了一些变化。虽然在数字统计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继续增长的出品总量和总票房,但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电影行业内的人士开始辩证地看待这些数字。人们更愿意思考如下问题:国产片如何提高在总票房中的实占比例?如何使更多国产片实现真正盈利?这两个问题反映在文化和艺术的角度则是:如何保证中国观众喜爱和信赖国产片?

  2012年年初,国产片的开局并不令人兴奋。担当贺岁档主力的几部影片中,《龙门飞甲》更像是徐克应用3D技术的试验,创作水准纯属续貂;《金陵十三钗》古怪地显现着国际化的企图心和对国内观众审美趣味的误判。那个贺岁档的成绩顶多算差强人意,在艺术上则无足称道,甚至没有形成话题。

  “第六代逆袭”

  2012年国产电影的第一个话题级现象是几位“第六代”电影人相对集中推出新片,如管虎的《杀生》、王小帅的《我11》、张扬的《飞越老人院》、王全安的《白鹿原》、娄烨的《浮城谜事》等。在代系命名和召集的热情早已消退的今天,当年联络松散的这几位影人再次以含糊的集体姿态出现在大众面前,他们新作的成绩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那些年文艺青年一起追捧的年轻影人”的成色。

  从影片来看,这几位影人的创作里呈现出两种力量的纠合。第一种是他们的电影理念,具体说来就是对电影作者身份的坚持、对现代影像叙事的把握和对社会历史的理解。《杀生》的人性寓言,《我11》的青春与年代印记,《飞越老人院》的终极关怀意识,《白鹿原》的历史呈现方式,《浮城谜事》的人生迷惘与残酷,都明显可以看出几位作者早期创作的影子。时代变迁,“第六代”出世的社会文化环境已不复存在,市场与消费者的反应有力地决定着电影产品的生与死,这是作用于他们创作的第二种力量。管虎、张扬、王全安等影人对市场和观众无疑更加重视,也更努力去赢得认可和接受,只不过,第一种力量的惯性使然,在他们的艺术个性还未与大众趣味完成磨合之前,仍然不能征服市场。王小帅和娄烨等选择了对早先电影梦想的坚守,换言之,坚持曲高和寡,票房惨淡也就不足为奇。影人走什么样的路,是他们的自主选择,不需我们评判。但从电影专业的角度,我们却需要弄明白,为什么媒体高度关注的“第六代逆袭”会“雷声大,雨点小”。

  2012年夏上海国际电影节论坛上,几位“第六代”影人集体亮相。在谈到影片票房不佳的问题时,管虎坦言,最大问题就是自己,抱怨不得,还是要从自己找毛病;而王小帅则以排片不力和盗版猖獗为大敌,继而说“对现实问题失语,是中国电影的现状”。这两种态度的差异可能预示着以“第六代”为标志的中国艺术电影人未来的不同走向。

  旧主力乏力

  2012年,国产电影给人的另一印象就是旧主力市场表现乏力。张艺谋10年前以一部《英雄》开启了国产贺岁大片的序幕,尽管质疑批评之声始终不绝,但他在10年间一直创造着属于他的票房神话。《金陵十三钗》以差强人意的票房和毁多誉少的口碑在2012年年初终结了这一神话,也为他和制片人的搭档关系画上句号。张艺谋“单飞”后表示,没有优秀文学作品,电影繁荣门儿都没有。这个观点正确与否姑且不论,至少与他10年来的创作取向不符。在变相否定了自己过去的10年的同时,他倒也说出了中国电影创作缺乏原创力和思想深度的现实。

  陈凯歌该年度推出的《搜索》,前半部敏锐有力,后半部失之滥情俗套,和他前几部作品一样,水准和反响都不温不火。陈辩称,这个时代不会再有伯格曼。一个他不曾或不愿道出的事实是:伯格曼是从剧情片作者缓缓迈向艺术大师之境,而“第五代”影人——也包括后来的“第六代”——则是从艺术片理想转型投入主流电影制作。

  比张艺谋更早获得票房巨大成功的冯小刚年末推出了他经十余年酝酿完成的《一九四二》。有两个因素决定了这部作品不能令人满意,一是冯自承的,多年延宕使他丧失了原有的热情,二是档期安排在新年前后,与节庆气氛不相宜。在他创作《手机》的年份,同档期没有对手,观众可以忽略作品的小小沉重,而在2012年,这样的情形绝难再现。当然,如果冯小刚愿意,他完全可以在来年凭借类似《非诚勿扰》这样的影片再次唤回观众。这无关人情冷暖,只不过是市场的必然规律。早年间,市场尚未发育,规律不显;如今市场正在快速增长成熟过程中,规律必然会慢慢发力。

  宁浩和陆川近几年得到观众颇多青睐,一度被认为是新生中坚力量。他们分别于2012年上半年和年末推出新作品,但也同样反应平平。前者的《黄金大劫案》走主流商业片的路子,但仅凭一己的才华很难使电影生产各环节都臻于完善,也不易突破中小成本喜剧向大制作转型的瓶颈。后者的《王的盛宴》剑走偏锋,用意识流和戏剧手法重构历史,则过于背离观众的认知。

  套用托尔斯泰的名句:成功的影片是相似的,不成功的影片各有各的短板。

  新势力崛起

  2012年有很多新人在中国电影的舞台上亮相。所谓新,不仅仅指他们初来乍到,更意味着他们带来一些新鲜的电影作品和意识。

  在商业片领域里,杨树鹏的《匹夫》呈现出漫画风格,徐浩峰的《倭寇的踪迹》《箭士柳白猿》一派考古劲头,冯德伦的《太极》酷似电子游戏。在文艺片方面,王竞的《万箭穿心》用工笔刻画市井悲欢,蔡尚君的《人山人海》显示出现实主义的不俗功力,高群书的《神探亨特张》尝试用DV手法和网络名人效应来促成风格,李玉的《二次曝光》延续明星效应。

  这些作品的面貌五花八门,距离真正形成风格、得到普遍接受和运用还很远,因此只可看作是各色各样的试验。但从总体上看,它们仍有相近似的可贵之处,即创作者相当自觉地把个人表达和大众电影审美趣味尽力结合。以《万箭穿心》为例,它不但是一部出色反映中国普通民众生活的悲喜剧,而且具备了主流剧情片的市场潜力,问题只在于如何找准观众群、做好宣发。

  2012年国产电影票房前两名的创作者是徐峥(《人再囧途之泰囧》)和乌尔善(《画皮2》),他们也骤然成为影坛新贵。造成高票房的因素很多,但在艺术成就方面,两片并没有优良到与票房成绩相当的程度。与其一味为创纪录的票房欢呼,不如像徐峥一样,冷静下来承认作品只是中规中矩,还远非杰作。

  中国电影市场正在快速增长成熟的过程中,这也意味着,这个过程还远未告一段落。设想,如果我们认为2012年的票房冠亚军可以代表中国电影的艺术水准,那么,在世界范围内,我们怎么能找到中国电影的位置,怎样才能为自己的电影创作而感到自豪呢?

  献礼片再出发

  借由十八大的契机,又有一批献礼影片得以完成并与观众见面。有趣的是,这批影片在制作方面大多契合了主流电影的生产规律:明确正面的主题表达,鲜明的人物塑造,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解决方式,相对固定的视听语言,清楚的市场定位,等等。

  还必须承认一点,这些影片中有很多实际质量相当高。《雨中的树》的导演尹力,编剧刘恒,演员有王志飞、岳红、刘佩琦等,均为中国影坛的实力派;《索道医生》采用民族方言、非职业演员和部分纪录片手法,颇具新意。尽管在商业片厮杀的市场上,这批影片略显寂寞,平心而论,这批献礼影片总体水准在大多数商业片之上。

  主旋律电影要进入市场主流,成功吸引观众,主要障碍不在技术水平,而在电影观念和思维模式的突破。与之相应的,有两条出路,一是放下旧有的意识形态藩篱,主旋律电影首先仍然要合乎电影的规律;二是开出新的电影智慧。仍以《索道医生》为例,如果主创者能把溜索技能与当地山水融合,把当地最常见也最危险的毒蛇与主人公的医术草药相联,完全可能呈现出类似“荒野求生”一般的视听效果,从而吸引现代都市里的观众群。

  从中国电影的整体格局看,主旋律电影既是延续了60年的创作传统,又是主流电影某些方面的特殊延伸,其创作经验应该得到更加客观、理性的总结,推陈出新,纳入到当下主流电影建构的实践中来。

  未来之路任重道远

  无论艺术片、商业片和主旋律,在未来发展中都将参与并分享中国电影的发展成果,并最终形成一种良性的电影文化生态环境。在这一理想的环境里,各种形态的电影都会有存在的空间,但最主要和最基础的无疑是主流电影地位的确立。所谓主流电影,即是在凸显个性的艺术片与强调共性的类型片之间寻找到平衡点的经典电影模式,也即是实现雅俗共赏的电影美学形态。在这种平衡感的自觉寻找方面,《泰囧》完成得只不过算是合格,但已经对广大观众形成了号召力。

  本文所述,不过是电影行业百余年来形成的共识和常识。但诚如古人所说,知易行难。在众所周知的主流电影模式之内,别出心裁,推陈出新,实在又是格外考验中国电影人智慧和毅力的功课,但这功课却不容偷懒取巧。既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这句话之于中国电影,竟然格外适宜。最理想的莫过于正路。“人间正道是沧桑”,惟有走过正道,抵达目的地的人,才有资格夸赞沧桑滋味。(左衡)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