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坛“拼爹”潮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1月15日16:03 庄庆鸿

  随着安倍的上台,自民党的众议院世袭议员比例超过40%,一批老牌政治家族的新生代日益走上前台。享受父辈荫蔽的“政二代”日渐增多,甚至出现了“政治世家”,如鸠山由纪夫家,就出了两任日本首相,被称为“日本的肯尼迪家族”。很多议员并非通过自己的打拼,而是通过继承父辈的福荫来获得政治资本,桥本龙太郎、小泉纯一郎、石原慎太郎均是如此。

  在本届日本众议院中,世袭现象更加明显,尤以小泉进次郎最为突出,其太爷爷(小泉又太郎)、爷爷(小泉纯也)、父亲(小泉纯一郎)分别曾是邮政大臣、内阁大臣、首相,小泉家族已四代世袭。

  日本学者桥本隆则认为,当地的政治被当作个人私物,不给其他候选人机会,而议员在任时,又拼命为家族企业捞好处。

  “政二代”为“接班”花样百出

  那些继承了父辈国会议员位置的“世袭议员”,被称为“二代议员”。他们的父母、祖父母等在选区内创立了自己的“地盘”,而“政二代”则受惠于父辈的名声,从而轻易当选。

  “世袭政治”在日本的运作,实际也有其套路。最常见的是,在选举前几个月,知名议员突然宣布“引退”,在吸引到聚光灯后,就任命子孙为继任者。随即,党支部“公开拥护”这位继任者,将其推到台前,投身到迫在眉睫的选战中。

  而这些选区的党支部领袖,几乎都是力推世袭的议员本身,“亲爹就是支部长,支部推荐他儿子”,因此自然没有通不过的可能。这种突击交接班的“闪电战”,是为了给竞选对手来个措手不及。

  为了“全盘”接收“政一代”的影响力,更多匪夷所思的奇招诞生了。 现任众议院议员冈田春夫,其父冈田春夫是来自北海道选区的众议员。你没看错,这就是在接班之际,把自己的名字改成父亲名字的真实例子。虽然父亲身在立宪民政党,儿子身在日本社会党,但二人同在北海道选区,儿子直接继承了父亲的“地盘”。

  “临阵改名,不亮也响”,这样的行为显然可以混淆选民,获得父亲支持者的认可。这么做的“政二代”,还有山村新治郎、中村喜四郎。另外常见的情况就是,在交接班前,“突击”出任父辈的工作秘书,混个脸熟。

  另一种“政二代”,他们当选时,父辈并未退休,虽也有提携作用,但多少还是要靠自己。日本国会里,这样的父子包括:众议员中曾根康弘和参议员中曾根弘文,参议员鸠山威一郎和众议员鸠山邦夫,众议员河野洋平和河野太郎,众议员羽田孜和参议员羽田雄一郎等。

  当然,为了巩固势力,政治家族的联姻也屡见不鲜,麻生太郎是前首相吉田茂的孙子,其夫人千贺子是前首相铃木善幸的三女儿,也是东京市前市长铃木俊一的姐姐。出生在这样家族的孩子,起名也有讲究。因为“将来要成为候选人”,所以要尽量避免难读的汉字,好“让选民一下就记住”,或让人一目了然,“哦,他一定是有名政治家的孩子!”

  “世袭政治”的三大弊端

  日本舆论历来批判“世袭政治”,认为其有三大弊端。

  首先,它让政治实际上成了“少数人的家族产业”,政治的民主性大打折扣。担任父辈身边的秘书,是很多“政二代”踏入政治家的捷径。比如前首相小渊惠三的女儿小渊优子,就曾担任父亲秘书。2008年,年仅34岁的她就被首相麻生太郎提名入阁,成为日本史上最年轻的内阁成员。

  其二,它大大提高了政治参与的门槛,很多没有背景的人才从一开始就被迫“出局”,公平性随之大减。

  第三大弊端表现在经济方面,年轻政客在接手政治团体的同时,也接手了政治的资金管理机构。其他民间组织的资金转让都要课税,但政治资金的转让继承却无需交税。于是,这类资金的使用便成为日本的一个社会问题。

  (摘自1月3日《青年参考》庄庆鸿 文)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