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喜剧电影北上策略的得与失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2月26日12:44 赵卫防

  香港喜剧电影北上,初期呈现出了不服水土的状况,经过一系列或失败或成功的艺术实践之后,北上的香港喜剧电影摸索出了若干行之有效的生存策略。这种策略保持了“港味”喜剧电影重娱乐的美学品质,同时又融入了较多的“内地性”因素,形成了对辉煌时期香港喜剧电影的超越式回归,使两地观众都能接受。

  回归明星云集、搞笑娱乐的港式贺岁片式的喜剧,成为香港喜剧电影北上的首选策略。这类喜剧片如《72家租客》《最强喜事2011》《花田喜事》《我爱HK开心万岁》等保留了香港喜剧电影笑料密集和闹剧的特色,充分体现了香港喜剧电影的本土性娱乐品格。其中的《72家租客》形成张学友和曾志伟领衔的两大演员明星阵营,很多TVB的当家花旦小生都参与其中,全片搞笑不断又穿插几段歌舞,使整部影片充满激情和活力,透出多年不见的纯港式贺岁味道。 《我爱HK开心万岁》亦传承了传统香港贺岁片中明星云集的美学路线,影片集中了TVB的上百位电视演员,还邀请梁家辉、曾志伟等明星主演,自始至终充满着港人熟悉的面孔以及熟悉的笑声、音乐等元素。此外,影片的笑料密集、噱头较多,同时也努力营造出笑中含泪的感人效果,这些都是香港传统喜剧的重要特色。这类影片在香港和内地均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和票房,也对内地喜剧电影创作产生了较大的美学促进。

  将明星的固有形象错位,进而产生喜剧效果,成为香港喜剧电影北上的策略之二,这亦是香港传统喜剧的常见风格。其中最为典型者当属由黄百鸣监制的《最强喜事2011》,这部影片是香港贺岁喜剧《家有喜事》系列的最新版本,邀请当红影星担纲主演,穿插着讲述数段不同的爱情故事。影片中将这些当红影星的套路全部改变,获得一种变化的妙趣。如古天乐和甄子丹都改变形象,古天乐操着一口娘娘腔,扮相鬼马有趣;甄子丹演爱情戏亦含蓄自然,幽默有趣等。这些错位与夸张,也是香港传统喜剧的常见风格,影片以此在两地获得了较好的口碑和票房。

  以古装对接现实或以港人的集体记忆来和现实对话,是当下香港喜剧电影北上的策略之三。该方略亦是香港喜剧电影的常用手段,这些影片以此来唤起内地观众对辉煌时期香港经典喜剧电影的集体记忆,引发共鸣。如《神奇侠侣》《财神客栈》等影片以古装题材来反讽当下,如房价贵、“富二代”等问题,以古今碰撞来营造喜剧效果,实现思维的穿越,让观众联想起周星驰主演的电影。而《我爱HK开心万岁》则是侧重于港人集体记忆和现实的对接,影片讲述2008年金融海啸后,经营玩具厂的吴顺因为破产而搬回屋村住,他遇到了旧时一起同住屋村的好友托水龙等人,勾起了一段段对昔日往事的回忆,而现实里死水般的屋村,则随着吴顺与托水龙的回来,不断地散发出生机与人情味。影片不但借助了现实的股市崩盘、金融海啸等港人的现实遭遇事件作为线索,还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人的共同回忆——屋村作为主要的叙述空间,紧贴香港人的生活与记忆营造喜剧效果。

  直接模仿香港电影史上的经典喜剧桥段,同时模仿内地和好莱坞新经典桥段,是当下香港喜剧电影北上的策略之四。这种策略体现出了香港电影的叙事智慧,亦能引发观众对经典的集体记忆。如《人间喜剧》中的两位主角对电影相当有热诚,进而扯出了许多与经典香港影片《喋血双雄》(1989)等相关的场景来;《女人不坏》等几部轻喜剧影片中,均出现了《大话西游》(1994)中“至尊宝”式的告白。王晶执导的《我的老婆系赌圣》则是对自己十多年前《赌神》的一次致敬,该片依然将英雄片、喜剧片和赌片三种类型结合在一起,故事桥段也与《赌神》较为近似。此外还有《我爱HK开心万岁》中模仿《枪火》(2009)中众保镖踢纸团的桥段,《神奇侠侣》中对好莱坞“超人”、“双侠”的模仿等等。除上述直接模仿外,香港喜剧片对经典的致敬还有另一种方式,如《花田喜事2010》和《翡翠明珠》两部影片的故事均来自经典粤剧《凤阁恩仇未了情》,该剧讲述了南宋红莺郡主从小出使胡邦,与番将耶律君雄之间发生的传奇爱情故事。前者中的剧情与粤剧的剧情雷同,且片中耶律君雄这一角色直接被改为原剧中的主演麦炳荣名字。后者亦沿用此经典粤剧的桥段,但又对人物进行了现代搞笑版刻画。香港喜剧电影中对经典的模仿手段,也有一些影片出现了过分的、肆意的恶搞,流露出一种恶俗的娱乐倾向,但多数的电影还是表现出积极地探索,努力营造多样化的喜剧效果。模仿、搞笑作为表现手法本身并没有问题,大量的艺术实践证明,香港喜剧电影获得喜剧效果的重要方式,不应该被一味地否定。 

  选择对国外Chick Flick类型进行中国化改造的爱情喜剧类型,成为香港喜剧电影北上的策略之五,这也是香港喜剧电影在“港味”美学基础上的新超越。香港自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诸多以好莱坞Chick Flick类型为蓝本的电影,如《孤男寡女》《瘦身男女》《嫁个有钱人》《百年好合》《恋上你的床》《玉女添丁》《新扎师妹》等等。这些影片具有女性视点、励志言情、都市时尚和幽默搞笑等丰富而又统一的元素,情感和喜剧是其主导元素。近年来,香港喜剧电影北上,将这类电影作为一个重要的生存策略,其影响波及内地电影创作,一时间诸如《非常完美》《我知女人心》《摇摆的婚约》《爱出色》《我的雷人男友》《单身男女》《女人不坏》《嫁个一百分男人》《醉后一夜》《我愿意I Do》等影片纷纷出现。这些电影贴合当下城市主流观众的欣赏口味,其不高昂的投资、贴近生活的故事类型更适合于中国观众。它们除保持原类型的元素外,还“加入剩女议题”、“淡化励志主题”等中国化改造,捕捉当下都市青年的真实感觉,比较贴近当下中国都市人生活和真实情感状态,体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喜剧。但出现的问题也值得关注。

  多数影片依赖于豪华与奢侈的堆砌,依赖于偶像崇拜、时尚崇拜和高端消费崇拜来迎合观众。这种奢华一方面表现在人物身份的设定上,大部分主人公为富商、“富二代”、企业CEO、高级白领、娱乐明星等。另一方面表现在场面和人物行为上,影片大量展现豪华婚礼、豪华别墅、豪华餐厅、豪华游艇等奢华场面和消费场所,刻意强调人物挥霍无度的消费行为,放大表现人物消费的奢侈品,展现人物不断变化的华丽时装和前卫造型,如《爱出色》中刻意炫耀爱马仕晚宴和范思哲时装;《我的美女老板》中的“富二代”美女老板开豪华跑车、住豪华公寓、在豪华游艇上浪漫约会等。此外,这些影片还刻意表现奢华的价值观。如《我愿意I Do》通过“隐形富翁”与钻石王老五的爱情争夺战,似乎在诠释最完美的幸福是爱与财富的双重拥有。如此奢华的“时尚”,是一种远离当下中国社会大众阶层的“时尚”,回避现实社会中的大众民生,丝毫没有触及当下社会主流文化和人物心理世界的深处,缺乏现实体验,也根本缺失底层关怀和人文情怀。(赵卫防)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