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权力值这一概念来估算官场权力的含金量,则权力值越大,敬畏、服从它的人就越多,它能换成的收益也越高。不太严格地说,权力值与官阶成正比,官做得越高,权力值越大。但是,由于官场上存在着隐权力(隐权力区别于正式权力,是由人情关系创造出来的另一种权力模式)现象,所以,权力值与隐权力也成正比。
人情应酬不胜烦劳
以《道咸宦海见闻录》提及的晚清官吏张集馨为例,观察一下官场的隐权力有多大。张集馨虽非投机钻营之辈,不过人情应酬都能随俗。
张集馨在福建当汀漳龙道台(地区一把手)时,闽浙总督颜伯焘被革职,带着家眷、兵役、随从等三千多人浩浩荡荡打道回乡,途经漳城。颜总督虽然已去职,但他经营的权力网络还留在官场上,地方官们自然不敢稍有怠慢,为了招待这位前领导人,既备酒席,又送上“程敬”(以路费名义送出的礼金),共花去公款一万两银。
张集馨记录得最详尽的是他任督粮道(相当于财政厅长)时的日常应酬情况。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张集馨获任陕西督粮道,这是一个公认的肥差,被视为“财神庙住持”。因为是肥差,陕西的官场接待经费也由督粮道负责,张集馨的工作就是终日迎来送往、请客宴乐。根据张集馨的记述,总计下来,一年开销(包括每年送给地方上司和北京官员的礼金)一般都在五万两银上下,这还不包括送给同僚朋友的经济援助金。
…………
(摘自《公务员文萃》2012年第10期吴钩文)